179 松舟县妹桥说古

作者: 山原V | 来源:发表于2023-06-15 04:46 被阅读0次

不到半小时,海兰英取钱回来。

苏义横带上各位,来到离家不远的妙云酒家。他好久没来这了,那时候跟海兰珍、邓有梅老来这吃饭,今儿要好好喝一壶。

三个女的挨着,两个小子挨着,张震云、苏义横挨着。

这段时间,小米粒特能吃,海兰英一气点了八个菜。苏义横要了两瓶红星,等上了两个菜,他招呼张震云开喝。

马莹不饶:“俺跟英姐、萌姐也喝白的。”

“就你,算了吧,你啥时候会喝酒啊。”苏义横小瞧她。

张萌的兴头被他这话顿时抖起,点着苏义横:“今天不把你灌趴下,算俺仨笨蛋。”

海兰英也起了性子:“这是多久没见义横、震云喝酒了,马莹、萌妹,咱仨今儿拼了,好好陪陪他们。喝多了正好上青岩山吹吹风。”

“云梦山。哪儿还有青岩山,一面说改名了。”苏义横纠正她。他向往的王禅老祖和老祖修行的名山,当然密切关注,那是套儿熟。

除了俩孩子,五口子直接干掉了六瓶红星,把邻桌的客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这年头没啥娱乐项目,最好的娱乐就是喝酒海吹。两次逍遥楼大战,其中很多传奇情节,被人们拿来作为消遣,在市面上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爱好说故事的,逢有象棋摊、扑克堆、喝酒场就要广泛求证。经他们讲起来,几大高手如何如何对决,惟妙惟肖,比写书人描绘得都好。

食客们很多都知道这一桌四大名人,一个是赫赫有名的瘸子大侠苏义横,一个是吼声震聋你耳朵的甲鱼武会会长张震云,一个是舞动空心铁棍发出呼呼怪音的野嫦娥马莹,一个是省体院教练武观音张萌。

看他们喝酒也如此厉害,让人咋舌,所谓英雄有海量,真的不虚。

酒足饭饱,他们散步分开。相约午休之后,张震云驾车,接着苏义横四口,直奔辛王省松舟县云梦山。

青岩仙境,为道教秘境之一,玄微子修行之所,今称云梦山。哟嗬,好神秘的样子,玄微子是谁么?

玄微子,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一鬼谷子的道号。

此境虽处北国,但奇就奇在,山下艳阳高照,山顶晴空万里,而山腰却终年云遮雾绕。处山顶难见人间,在山下不见峰巅,修行之人宛如身处阆苑,恍惚就要升仙。

此境深藏于辛王省松舟县西部山区,属太行山系,因鬼谷子隐居其地而名闻遐迩。元代文学家王恽所撰碑文显示:徘徊读尽摩崖记,却是无能继后踪。足见元代之前就香火鼎盛,为道教重要弘道场所。

鬼谷子隐居于其核心区域水帘洞之中,水帘洞外就是鬼谷子站像。这里冬暖夏凉,春季桃槐产蜜,夏季水帘飞泻,秋季丹叶漫山,冬季紫气缭绕。

从水帘洞出来,到对面的靑龙背,四外打量,只见九座山峰环绕而来,聚气生根,形成龙泉。龙泉四围,庙宇森森,香火缭绕。

堪舆所谓九龙聚首宝地,即是此处。这是鬼谷子踏遍千山所得,道教各大名山皆无如此风水。俗语云:

一拜王禅,下笔万言,文不加点;

三拜王禅,必为时贤,轻取冠冕;

九拜王禅,道眼通玄,仙气冉冉。

鬼谷子虽遭历代君王拼命禁锁,但世俗子民却摩肩接踵追寻,兖豫雍梁文胆莫不俯首问道,冀青幽并武弁皆来列班拜山。

所以,这地方既是文人墨客憧憬之地,更是武道侠客的向往之所。

鬼谷子,其智谋路数与诸子百家大不相同,十三篇奇谋迭出。因此他在这里能培育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震动列国的弟子,被今人命为中国古代第一军校,引得历任兵部尚书瞻仰题词。

云梦山是平原上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地。甲鱼众英雄早就有意拜山,只是机缘不到。幸得新府台肢解郎国雄的武备体系,众人才有了机会,相携往游。

张震云午休起来,将新买的面包车开动,拉上两家老少,一路曲折,出县道,过省道,上国道,飞奔云梦山。

从甲鱼出发,大约两小时,到了松舟县。

到了松舟县城,张震云问了云梦山路径,约略三刻钟到了云梦山顶,停稳面包。众人下车,抬眼望去,但见:

飘飘渺渺,烟雾笼罩隐士房檐;

郁郁葱葱,绿植萦绕侠客路径。

隐约孙庞斗智,棋盘尚在;

仿佛毛遂自荐,古洞犹存。

刺股苏秦,跪聆王禅教诲,

困顿张仪,侧目鬼谷演兵。

水帘洞,仙人隐居;

龙吟泉,病汉争饮。

鬼谷三卷隐匡天下,

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好一个战国军庠,惹得几位英雄惊叹不已。写书人有《江渚子》词,赞这云梦仙境:

骑龙跨虎穿仙山,

乱七雄,名俱显。

后来豪杰,争去拜王禅。

也欲读会十三篇,

怪韬略,奇肝胆。

弹剑长啸干霄汉,

云蒸蔚霞一山,

毛遂之才,

落得看闲山。

苏秦张仪魂枉断,

笑孙庞,纳愚憨。

苏义横、张震云两家七口人,叫了导游,兴趣盎然游着云梦山。

到水帘洞前,见王禅老祖汉白玉雕像高高站立,手持书卷,慈祥而肃穆望着尘世。他左手边是讲学的水帘洞,右手边是得意弟子孙膑的洞窟,唤作“洗尘洞”。

顺着导游所指,半步影子侠苏义横心下一动,颇有感应。哦哦,这就是自己应该拜的祖山了。

自己最拿手的拳法就是孙膑拳,虽然是自学拳谱,但孙膑就是自己的祖师了。孙膑又师从王禅老祖,他老人家更是自己的祖师爷。

他急忙焚香下拜,对鬼谷子三跪九叩,祷告曰:“老祖在上,弟子参拜来迟,深愿老祖责罚。若蒙不弃愚钝,愿得点化成形。”

小米粒有样学样,也跪倒拜了。

又到孙膑所在的洗尘洞,上香跪正,口称祖师,如前祷告。

张震云、张萌、臣臣、海兰英、马莹也依次对王禅老祖上香,大礼参拜。个个瞻仰了孙膑神像,迤逦出来。

从洗尘洞下来,都喝了龙泉水,将九龙聚首附近殿堂转完,已到天黑。他们走到山门,驱车下山。当晚,就住云梦山下的松舟县城。

随意找了一家叫做沬乡宾馆的住处,开了四个房间,马平、马荟一间,苏义横与小米粒一间,马莹与海兰英一间,张震云一家住一间。

几个女客去看房间,收拾行李。张震云、苏义横就跟宾馆老板聊天,顺带了解一点风土人情。

这沬乡宾馆老板就姓妹,单名一个桥字。

妹桥对他们说:“我们沬乡,是三点水。古时候也称妹乡,姐妹的妹。也叫沬邑,三点水,是松舟县的古称。我姓妹,姐妹的妹,古时姓沬,三点水,所以就用沬乡给旅馆命名。”

这么奇特的姓,两兄弟很是惊讶,不免细细打探。妹桥就详细介绍了一番。

沬邑又有说头。古时称邑的地方,凤毛麟角,是次于王都的城市。

小地方不称邑,而称国。远古小国林立,无非就是一族人,拉起城墙,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就成一国了。因而上古的唐虞夏商四代,诸侯上千,邑则无几。

据丰腴之地的国,会逐渐兴起多族共居,这时候就设邑,或叫大邑。天下共主称帝称王的,封当地贤德或身边勋臣为方、为伯,就由方、伯统领一邑及邑周边百国。

邑更大时,帝或王就会亲自干预,或用为王都,或作行都,以此统领天下。

沬邑就曾被殷商后期四位商帝定为王都。可见沬邑于唐虞以降就是大邑,夏商时代的沬邑规模更大,才会被商王定都。

妹姓,只有沬邑存在,十分稀有。据称这是个至少传了七八千年的古姓,夏桀宠幸的妹喜,就是从沬邑出来的。现在唯有松舟县还有妹姓,不足百户人家。

妹桥称,他这辛王省松舟县境,还有个罕见的姓,姊姓,古时姓泲。这个泲字,当地念姊,现代字典念济,与妹姓并存。

古时,沬邑有泲水、沬水。炎黄阳辛唐虞六大古朝时,人们皆逐水聚族,建城为国。族以水为姓,族姓就是国姓。

族中卑微者,无名无姓。因而泲沬二字,本来就是姓氏,世俗的姊妹两字来源于此。

苏义横一听,额的娘啊,到了这松舟地方,怎么一会儿就像到了炎黄时代,他这姓氏故事也太古老了。

还扯出这么多古代典故。凭你住在那甲鱼市一辈子,就算拼命读书,对这些也难知究竟。

妹桥有三十多岁,中上等身材,热情好客,十分健谈。看他穿运动衣,运动鞋,地道的体育爱好者。

他又说这辛王省的来由,辛王就是指殷商最后一王帝辛,周朝恶谥为纣,史称殷纣王。

而这松舟县,古称沬邑、朝歌。曾为殷商及卫国数百年都城,《封神演义》里的朝歌,就在这里。《诗经》中有许穆夫人的《竹竿》诗,有“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的句子,所以现在的朝歌叫松舟县。

沬乡宾馆老板妹桥说起这里,自豪满满,滔滔不绝。又将他这松舟县许多典故说来,实在令人惊诧。

相关文章

  • 179|《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喜欢这首诗,世人也如此。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县桥

    县桥,明末清初所建,三孔石拱大桥,南北向,跨越金斗河,建国后扩建淮河路时拆除。但名称仍习惯沿用。在今合肥人民广场一...

  • 张三丰故事

    远桥清浅泛莲舟,岱岩难阻溪松流。 翠山远看梨亭立,尚有声谷空悠悠。 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

  • 倚天屠龙记.张三丰七徒弟一首诗

    远桥清浅泛莲舟,岱岩难阻溪松流。 翠山远看梨亭立,尚有声谷空悠悠。

  • 绿松石百科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

  • 小乔

    小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又称小桥,名乔倩,桥公(《三国演义》中称为“乔公”或“乔国老”)之幼女,大乔之妹,...

  • 凤凰游之二:听涛

    过云桥,穿雾桥,桥桥相连水仙腰;离舟远,登山高,脉脉边城静听涛。

  • 老板,称两斤春天的味道

    2019-04-01 多云 14点笔者从凯里出发,途经松从高速,17点30到达黎平县高屯镇八舟村。 因村...

  • 肖三羊 [ 苏幕遮一组 ]

    一 渔家女 早春天,松漠水。 江走渔舟, 舟上青青妹。 辫发临波花影碎。 短棹红衫, 俏比桃花媚。 网轻抛,衣重理...

  • 五律·观画

    云在青山外,松生赤石中。 桥横邀渡客,舟卧待渔公。 举目烟霞鹤,低眉涧水枫。 垂须翁伫立,孤冷送征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9 松舟县妹桥说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fc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