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逸事

作者: 璃龙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18:29 被阅读0次

      璃龙学长原创         

              一

话说明嘉靖年间,有一乡贼寇四起,一老者,曾凭一剑杀退贼寇数百人,震惊乡间,后隐居于别处,不知所踪,世人称之为剑圣,其人却自称醉翁

 

  一日,醉翁独坐于酒馆饮酒,启一酒坛子,凑上闻之。

    酒味浓醇,大喜,痛饮之,不觉连吃数杯,未几,神色迷离,已是大醉,其行途以摇晃晃,见身旁有笔墨,提笔作诗曰:

  “醉时撑舟泛海月,醒时扶摇揽清风。
  封候拜将俗尘事,愿作江水垂钓翁

    店家观之,大惊,不收其酒钱,唯收一诗,又赠其钱两。醉翁捋须长笑,洒然离去……

                        二

当世鲜有人知晓其剑法,一日虚江公(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见之,同坐于树下饮酒,酒兴渐浓,公命侍女吹笛奏乐,笛声婉转,动人心弦;醉翁舞剑,展演醉剑。

 

醉翁着麻衣而立,单手持剑,闭目养神。俄然卒间,虚江公以手撼树,树叶纷纷落,醉翁时而以龙行身法,飘飘然若惊龙,不以叶沾侍女身。

正逢一叶落至半空,以剑拨击,叶中间有洞,而四旁无碎。又饮酒一口,醉翁胸中更是畅快,剑势愈发惊澜,若猛虎下山,森然霸气,落叶皆被斩成两半,而侍女神色自若,恍若无人。

虚江公见醉翁舞剑,剑兴大发,与其以木代剑,公猛然拨剑刺身,醉翁闪身,翻手以雷霆之势挡之,又后撤几尺,与之踱步,气息不乱。

醉翁以假式晃之,公顺势接招,不料醉翁寻别处刺去……  又三斗之,一败一平一胜。斗后公 不由叹服曰:“ 此人不在吾师荆长剑之下。” 其师为良钦公,剑法高绝,文韬武略,武艺超群。

  后席地而坐探讨剑术,醉翁曰:“吾年少时博览古籍,曾观《吕氏春秋》其书曰‹以短入长,倏忽纵横之术,乃剑之道……又谈兵家排兵布阵之策以及古籍名著,多有见解,公感此人可做国家栋梁之才,曰

“先生何不为朝廷出力,而是隐居于乡间?” 醉翁回: “当今万岁崇道,一心修玄,欲求长生之法,不理朝政。专宠严嵩等人,严党奴颜媚骨,实属跳梁小丑之姿。此辈拨乱朝政,蒙蔽圣听。朝堂之事,老夫不必参与也罢!不如解浪形之外,为我快活之人”

    虚江公不再言语,但慰勉之,醉翁又劝虚江公多学黄老之学,以明哲保身,以防严党之害,道声珍重,辞别而去。


                    三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 人世之利器也,自古到今世人皆尊崇。

醉翁所用之剑乃是当世铸剑大师,又采五山之铁精,各地之金英,取天火精而炼之,而后千锤百炼

取泰山阴之水淬炼,以虎血洒削(修治刀剑),造为大刑(型),剑身色白如银,黄杂其间,龙泰为明。

    相传龙泰初成,精光贯天,白气直冲斗牛,天穹乌云四散。拔剑出鞘,龙啸声入耳,故剑名有“龙”一字。

    古战国相剑术士曾言:

    “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此剑韧中有坚,坚中有韧,寒光黯黯,斩金石忽然耳。 此剑被醉翁所收,不知已斩多少人? 待醉翁仙逝,其剑不见其踪……

     

相关文章

  • 醉翁逸事

    璃龙学长原创 一 话说明嘉陵年间,有一乡贼寇四起,一老者,曾凭一剑杀退贼寇数百人,震惊...

  • 新醉翁解

    醉翁亭里醉翁醉,醉翁难解醉翁醉。 醉翁依在醉翁亭,醉翁醉在醉翁亭。

  • 青朗

    来对对联了哦 醉翁醉翁醉翁亭 想好下联了吗?

  • 青朗

    有人对对联吗? 醉翁醉翁醉翁亭 等着你来对出下联

  • 晚清重臣李鸿章逸事 

    晚清重臣李鸿章逸事

  • 不似醉翁,胜似“醉翁”

    年之将去,人影稀疏,曾喧闹盛极的缤纷多姿,如今也渐渐回归平淡。 当然,这只在乎现实的可触世界,而那飘渺玄虚的另一端...

  • 《醉翁》

    文/贺文聪 为酒痴 为酒醉 旋天舞地品滋味 吴刚眼眯失途何处去 推盏置杯 竞引嫦娥小饮吐心扉 多少英雄血...

  • 逸事

    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

  • 醉翁

    卧青石依老松,独霸一方。 举空杯望群山,谁奈我何!

  • 醉翁

    风萧了 雨停了 秋叶零落在街头 人哭了 人笑了 停不下的是脚步始留 坐看了 枫林渐零夜稍眉头 尝尽了 烈酒过喉愁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醉翁逸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fz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