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到韩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个被称为“国士无双”的他,而是王者荣耀里的刺客英雄,而历史上真实的韩信,却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1 气魄无双却又懂得隐忍
我们所熟知的关于韩信的典故便是“胯下之辱”了。韩信虽形同乞丐,却随身总带着一把剑,在当时,男子佩剑是贵族身份的象征,韩信虽穷困潦倒却不肯丢下这把剑。一次,以个屠夫一个杀猪少年拦住韩信挑衅道:“你虽长得高大,又喜欢佩刀带剑,其实骨子里不过是个胆小鬼。你要是不怕死,就拔出你的剑把我杀了;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看着他,许久,最终从其胯下钻过。
换做大部分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耻辱,但是韩信却能忍受。而后来当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再找到当年的男子,,想必可以一报当年胯下之辱。然而事实呢,并没有,反而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是何等的气魄!
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靠去别人家蹭饭度日,许多人都看不起他。韩信天天到亭长家蹭饭,有一天亭长夫人没招待韩信,韩信一怒之下不再去。而韩信后来被封为楚王之后,还是召见了亭长,并赏他一百钱,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
2 历经挫折,终遇良人
韩信最初只是项梁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而在从军以后,韩信几乎参加了项梁军的每一次战斗,攻占彭城击败秦嘉,援救东阿大败章邯,再战濮阳截断秦军。在这么多战役之后,韩信逐渐成长。而在经历太多场胜利之后,项梁军主帅滋生骄傲情绪,以为秦军大势已去,松懈怠惰中,被秘密集结的诸路秦军会师偷袭,惨败,以至身死兵散。韩信侥幸逃脱一死。
而韩信只得转投项羽,却得不到项羽赏识,史书曰:“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而在秦二世三年八月,项羽任命秦降将司马欣为上将,驱使二十万新降秦军同行进攻关中,韩信以为不妥,项羽听不进去;汉元年十一月,联军行进到新安,新降的秦军出现不稳的动向,项羽与英布和蒲将军密谋坑杀秦军,韩信劝谏,项羽不听;汉元年一月,项羽进入咸阳以后,一心衣锦还乡东归,不愿意以关中为本支配天下,韩信进言,也不为所用。在太多次的失意之后,终于不再坚持,内心的失落,使他心灰意冷。
韩信只好又转投了刘邦,本以为会得到重用,却还是一如从前。刘邦也只是给了他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日复一日,韩信的雄心壮志或许已被现实磨灭。正当他准备放弃,从此回归山林,浪荡一生的时候。峰回路转,遇到了萧何,一个成就了他却也把他推下万丈深渊的人。当时韩信经常与萧何交谈,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很快,萧何就被韩信的才能所折服,向刘邦举荐了他。萧何九九未曾回信,韩信以为,这次,也会像以前一样,不得重用。收拾行李走了,而萧何听到韩信走了的消息,未来得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更是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刘邦看在萧何的面子上,任命韩信为大将。但是却只是草草的给了封号。按理说突然得到重用,本该欣喜若狂,但韩信何许人,宁可不要,也不能让人看轻,一身傲骨。萧何劝刘邦以最高礼仪任命韩信,刘邦同意了。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今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魏国,后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最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而后更是平齐地,自立为王。而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萧何更是感叹道:国士无双!
3 叹一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项羽死后,刘邦迅速夺取韩信的兵权。刘邦后来更是以收留叛军为由,欲将韩信擒拿。即使韩信亲手拿着叛军的人头来觐见汉王,也没有用。只得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后来刘邦赦免了韩信,却被降为淮阴侯。韩信知刘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称病不出。而早在韩信自立齐王时。就有人看出刘邦会对韩信下手,并多次劝诫韩信把握时机,脱离汉王自立,形成鼎足之势。但韩信始终抱着“汉终不负我”的幻想,而不忍叛汉。
最后,吕后与萧何密谋,设计使韩信来拜见刘邦。韩信终究还是相信了萧何,这个曾经的恩人,即使他内心知道这可能他最后一次拜见汉王了。却还是去了,只因他内心对萧何的最后一丝幻想。结果,不出意料,被束缚,更是惨遭五刑,最后后打死于长乐宫钟室,并诛连三族。曾经最信任的人,最终置他于死地,何其悲哀!
而当时人们对其的评价是“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这就是韩信,一位让君王都心生嫉妒的盖世奇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