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早班的高铁,清晨不到6点便起了身,可我的灵魂依旧还附在床上。
晨光熹微的道路上依稀可以看到同我一样拖着行李的赶路人,这么一来其实我也并不形单影只了。
到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排成多条长龙:有穿着时髦的都市年轻人、扛着三色包的工人、年轻夫妇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还有一脸尽显朝气的学生,就跟过年在闹市般热闹。每到节假日车站总是人山人海,中秋这个团圆日更是不足为怪了。
“爸妈,我回来啦”
“赶紧洗手,先吃饭”
几经辗转花费了快4个小时才到家,一进门手中的行李箱就被老爸一夺而去。
“真是饿了,还是老爸煮的面鲜,好吃~妈呢?”
“去买今晚要拜月娘的东西了”
早就过了午饭的点,此时可饿得不得了,连续干了两大碗面才得以满足。
明明是同一个太阳,可总觉得家里的阳光要比城里的温暖,晒不到一会就让人晕晕欲睡···
去外婆家的路感觉变了又感觉没变,这一片区基本都是老宅院,很多宅落都没人住荒废了,院里都长满了野草,小时候总在这边玩躲猫猫,可好玩了。
幸好路还是挺整洁干净的,外婆家挨着池塘边,沿着池塘边的小路走到底拐弯处便是外婆的宅院。
宅院的两扇厚重木门更老旧了,还有许多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手一推发出“吱呀”的声音,摇摇晃晃地往两边靠。
“外婆,我回来啦”
“呦,她外孙来咯,怎么天天来找你外婆”
一进门,便看到与外婆家共享同一个庭院的叔公坐在太师椅上晒太阳。
“嘻嘻,老叔公好,晒太阳呢”
从小便跟着外婆混,对老叔公自然是熟悉不过了,只不过他已满头银丝,佝偻着的背也显得更苍老了,印象中明明他还硬朗有力地砍着柴。
“谁来了,哎呦、宝孙啥时候回来的”
不一会便看见外婆从里屋走出来,一看到我,两只年迈有点颠簸的腿摆动得更快了,走到我身边牵着我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刚回来呢,好久好久没见到你了,外婆~你之前都去哪了”
我立马依偎在外婆怀里撒着娇,闻着她身上洗衣粉参杂着太阳的味道。
“这不人老了难免零件就会出问题,养养病好了就回来了”
一只长满老茧的手在我后背轻轻地拍着,就像小时候哄我睡那般柔软。
“嗯嗯,回来就好,外婆以后要长命百岁”
“好~我还要看我家宝孙出嫁呢”
外婆说着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红豆沙馅的朥饼递给我。
“呐,这块饼给你留的,藏好”
“哇,好的。老规矩,藏起来不给我哥他们知道嘻嘻”
就这样,我和外婆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庭院里边晒太阳边聊天,还和她讲了好多读大学时的趣事以及出来工作后的生活。
旁边的橘猫也慵懒地躺着晒太阳,腹部围着几只幼猫在吮吸着母乳。
“起来差不多吃饭了,再睡晚上得不用睡了”
老妈的喊叫声让人猛然一惊,透过玻璃窗折射进来的余晖落在脸上,一睁眼有点恍惚,待回过神后便下了楼,只留下那一方被浸湿的枕巾被照耀得格外显眼。
吃完晚饭,洗完碗顺手把晚上要拜赏月娘的水果也洗了一遍,老妈已经开始在阳台的方桌上摆弄着书册糕、朥饼以及各种的纸钱。
倘若以前,我必定是要把书包里的一摞书本搬出来摆在正中央,祈求月娘保佑步步高升。
摆好贡品三跪拜,老妈最后把三炷香插入装满米的罐子里。许是偏早,还没能瞧见月亮的身影,只见西边一团乌云透着微光。
夜渐深,我在阳台烧起小围炉,和老妈喝着茶边聊着近况,邻家的欢笑声时隐时现,还伴有几声“唧唧吱”的蟋蟀声。
“妈,我可不可以去看趟外婆啊”
许是被我这么一问猝不及防,老妈沉默了一会才说:
“我们这哪有随便上山的,等明年清明吧,和你舅舅说一声,跟着你表哥一起上山。”
还是小时候好啊,放学回家只需要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便能见到您,即使您不在家,我也总能在您那几位老友家寻摸到您的身影。
然后靠在您怀里把玩着您下巴连接着喉咙处的软肉,就像老院里那小猫偎在母猫怀里吮着奶汁般安然。
如今想见您一面还得按俗申请,唉~你说你这小老太婆是不是也太吝啬了,几年都不来我梦里看看我。
抬头仰望,刚还被乌云半遮掩的月亮已经悄然露脸,圆而亮。旁边的启明星突然一闪,更亮了眼。
是否就像老妈说的那样,你已经投胎到别人家了呢,如果真有轮回的话,那我希望你这一世健康、幸福。
08年至今已有十余载,想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