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只能你自己去解决,我可以陪伴你,支持你,但不能替代你的行动。」—— 始终能保持这种觉悟的咨询师,才是比较优秀的咨询师。
我们开口,通常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倾听,就只能直面情绪。
不要把对方失望当成对我的不满。而把对方对我的不满,理解为他在表达失望。
「努力就可以进步」,这个信念本身,就是很沉重的。——越是把这句话当回事,生活中往往越是受到束缚,有压力。这种人可能会进步,但是,需要克服的阻力也远比其他人多。
生为凡人,对自己心怀最大的期望,也就承担着最大的失望。这本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普通事实,只不过,换上别人的眼睛,总不那么甘心而已。
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意识与理性指引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引发行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如性行为、侵犯动机等),人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为一坨生理器官,大脑这样放电除了会无谓地耗能之外,还会改变体内生理环境,让器官变得紧张,交感神经系统会因此一直保持激活状态——而身体的一些功能,譬如入睡,譬如勃起,需要的恰好是副交感神经系统起作用(带来平静),而后者会受到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也就是说,在紧张的身体上没法实现。
意思是说,既然不知道未来怎样是最好的,那至少先把现在这一刻过好。都不要纠结,不要拧巴,不要想太多,这一刻能踏踏实实地过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这句话的主语,既包括家长,也包括孩子。当然,听得懂这句话的,主要还是大人。所以这个理念首先是要家长身体力行:做父母的,没必要迁就孩子,也没必要委屈孩子。
很显然,你做或者不做,与你爱或者不爱自己没关系。既可以带着爱和慈悲遵守规则,也可以带着恨和苛责,却一次次迁就自己。后者,正是大部分拖延族的写照。
爱是一种情感,而规则是一种行为。爱是无条件的,但规则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规则,可以叠加无条件的爱。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遇到特别忍辱负重能吃亏的人,我都会在心里敲个警钟:这个人是真的不在乎呢(不可否认是有这样的好人),还是他只打算在我心里挂一把锁?判断的方法也不难,只要看他受过委屈的表现。如果一边请我吃肉,一边暗示自己营养不良、荷包不鼓,无论如何又请我不要「放在心上」,我就会提醒自己,为了避免以后麻烦,尽量远离这人为好。虽然一脸吃亏样,心里却琢磨着占便宜呢。
情感上的否定,和物质上的援助。这是爱一个弱者时的本能选择。
可是用这两种方式去「帮助」弱者,反而,会起到维持问题的功能——前者让「回头」面临的心理负担变大了,后者让他们「维持现状」的后果和惩罚减轻了。
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卡在这里,谁都动不了,干着急。
于是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当我们无法避免风险时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说没有办法。因为你躲不过,所以只能接受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这些本来就是选择的一部分。无论你选了一支股票,还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个女朋友,你只要咬牙做出了选择,你都必须接受这部分令人不安的东西。之后你当然可以积极地做出努力,去应对可能的变化崩坏,把风险降到最低,但那也必须建立在接受风险的基础之上。
至少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病,只是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要得到点什么,就得先失去点什么。说出话来,就要有被骂、被嘲笑、被看轻的觉悟。勇气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取舍。这世界上不存在那样的好事,是可以又勇敢又不用付代价的。
可怜是真的。但是,以可怜当武器,对你实施道德绑架,这也是真的。
按照这样去想,一个人的痛苦,若要挖掘,也蕴藏了无穷的可利用的价值。稍一炫示就可以站上道德的高点,假如再动动脑子,可以收获的利益就更为可观。围棋当中有外势和实地之分,以不幸示人,大概便颇有「舍地而取势」的算计。
这么来看,悲观好像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如果一个人想要悲观,他永远可以找到充分的理由。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太多了,选择哪些,不用哪些,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