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小时外:知乎李松蔚自选集》读书摘录

《一小时外:知乎李松蔚自选集》读书摘录

作者: 泛舟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6-08-23 22:32 被阅读124次

一小时外:知乎李松蔚自选集

李松蔚
2015-04-04
心理治疗的目标,并不是制造一种廉价的甚至虚幻的开心,恰恰相反,它应当致力于让来访者有更高的内省力,更强的自主感,更符合现实的自尊,更清晰地认识并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面对困境时更强的自我力量以及自我协调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成熟依赖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一种她称之为「平和」的心境。而那也许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
2015-04-04
经历那样的痛苦,每个人都应该体会悲痛。这是对生命基本的尊重。用高亢的乐观去展望未来的美好,这是天上的东西;用严肃的沉痛去体味现下的哀伤,这是地上的东西。而人类终究还是生活在地上的。
2015-04-04
咨询师绝不会否认,或者诱导来访者去逃避现实。恰好相反,只有在双方都忍痛承认现实之后,才可能形成治疗联盟的基础——这是心理咨询区别于心灵鸡汤的关键点。
2015-04-17
有的潜在信念可以让一个不危险的情境,在感觉中变得危险起来。
2015-04-17
一个人在跟外人打交道时,如果惊慌失措,生怕惹别人不高兴,甚至于不惜因此让家人受委屈的,多半都是源于这种信念,即:外人是不安全的。
2015-04-17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导致对家人态度不好的信念,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另外有一条信念,叫「态度有啥用,物质最重要」。有这种信念的,觉得我已经为家人付出不少了。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赚那么多钱就为给你买这个买那个,现在怎么了?我脾气不好是多大的事儿?跟老板跟客户装了一天孙子,回家还让我在老婆面前装孙子?
也有知友提到了这样一种信念:「家人是安全的,不会真的对我生气」。
还有人的信念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以后可以慢慢弥补」。
2015-04-17
这些信念有时是适应的,有时则弊大于利。比较麻烦的一点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内化的认知变成了潜在信念,这时自己可能已经不自知。这就是很多人,长期保持着一些别人看来离谱的行为或情感反应的原因。这时候,就需要多内省,多交流。尤其交流是最有帮助的,因为旁观者清。
2015-04-24
叫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这个人和这个疗法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曾经有巨大的影响力,最近二十年有些式微,但思想精华仍然非常好用。核心主张在于: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往往不是客观事实,而是被这个事实唤起的,我们心里的某个想法。
2015-04-25
要求本身未必不合理!不合理的是「非如此不可」的那种死板态度。
比如一个人可以说:我希望男人不要骂女人,或者我心目中的好男人是不会骂女人的,但是,我也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男人不符合这个希望。——这样的信念Ellis认为就是比较合理的。它不绝对,允许例外的发生。有这种信念的人,如果遇到了坏男人,虽然也会不爽,但不会觉得三观崩塌了,世界坏掉了,而可以更从容地想办法应对。
2015-04-25
他不能接受自己,并且连「不能接受自己」这一点也不能接受。问题本身又成了加深问题的原因。
想从这个循环里跳出来,就需要再进一步,问:究竟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
我的理解是:还是以为自己在别人眼中太重要。因此,以下是我对这个人的回应:
我不认为情绪会有什么不应该或者可笑,情绪就是情绪,就算它让你觉得丢脸。
2015-04-25
现在这样,是我不满意的。我想摆脱现在这样。我希望能够针对我不满意的方向,持续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我认为需要忍受大量的痛苦)——但愿,我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了……
「努力就可以进步」,你以为是很积极昂扬的,健康振奋的。
不是,它的潜台词,实则是很阴暗沉重的。最沉重的一点就在于:现在,我不满意自己。
现在,我不满意自己。好好想想,这个信念潜移默化地,给你带来了多少压力。
会让你不快乐,让你觉得现在这些时间都没有价值。
会让你耽于幻想,沉迷于将来有朝一日成功后的如释重负。
会让你忍不住泄气,自怨自艾,精神萎靡,缺乏动力。
2015-04-25
「做事就可以有结果,不管做的是什么事,都一样。」
这句话和「努力就可以进步」,实质上是一回事,但是它们背后的情感含义完全不同。如果你用这句话来取代「努力就可以进步」,也许做事就会容易一些。大家感受一下。
2015-04-25
而文字对情感的表达,常常是流于表面化的。有研究者曾经探讨过,叙事是否是一种最合适的处理情感的方式。他们的结论是,在处理很多简单情绪的时候,写作对大多数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式。但对于处理复杂性的情感,表达有时反而会形成一种障碍。所以很多逝者的亲友宁愿默哀,也不愿意做悼念性的陈述。话说得越多,心里反而越乱。不说话的时候,倒更容易聆听内心的声音。
2015-04-25
我们通过网络共同领略到生命的严寒,而后,又通过网络抱团取暖。这是小蜡烛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新注意到人类是一个整体,从而,为每个人提供一点安全感的支持。
2015-04-25
生为凡人,对自己心怀最大的期望,也就承担着最大的失望。这本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普通事实,只不过,换上别人的眼睛,总不那么甘心而已。
2015-04-25
心理治疗对至少中、轻度的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但是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治疗」只能在医院的设置中进行,所以你还是要去医院。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包括自称「心理诊所」、「心理医生」的那些,其实做的都是心理咨询,并不适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2015-04-25
所以陪伴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时候,我建议你给自己的定位,是「监护」。
你大可以直截了当地承认:我来陪你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住你不要自杀。
说白了,这件事才是重点,而且至少你这么说的时候很诚实。
而非(从他的视角看来)假装特有耐心地听他,「理解」他,「温暖」他,但最终就是为了反驳他:哈哈没有你想的那么糟嘛!你就是小题大做了!快振作起来呀少年!
2015-04-25
以下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以「监护」为目的,陪伴抑郁症的患者:

  1. 不要硬拽着他「快给哥说说你到底怎么想的」,也不要硬拉他出去K歌,打球;
  2. 他愿意跟你说话时你再说,如果他主动拉你出去玩你再陪他玩(估计不太可能);
  3. 不要去反驳他,即使你觉得他悲观得莫名其妙,也要试着去尊重别人不同的感受;
  4. 没必要回避自杀这个话题,大大方方地跟他谈;
  5. 只要他不自杀,你该干吗干吗,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但也不要故意冷落他;
  6. 从心底里认识到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家人或朋友,像对普通家人或朋友一样对待他,除了你有一个任务是要看住他。看住他不许他出事,但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有任何的敌意。
    2015-04-25
  7. 抑郁这种病,接受正规的治疗后康复的概率很大,先别搞得特别悲壮和凝重;
  8. 监督他按时服药,这很重要;
  9. 等待,相信时间的力量。
    2015-04-28
    这种寄希望于某种确定方式回避焦虑的冲动,是值得注意的。注意的意思是说,这种冲动可以理解,但不见得合适。它也许将我们带向福地,但也可能会将我们置身于未经确证的风险。
    2015-04-28
    适意就好。
    意思是说,既然不知道未来怎样是最好的,那至少先把现在这一刻过好。都不要纠结,不要拧巴,不要想太多,这一刻能踏踏实实地过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2015-04-28
    心理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不会被任何育儿经唬住」了。这份淡定让我能把握住适意的分寸,这在我看来特别宝贵。而且这份淡定是学不来的。即便看了这篇答案的你们,也不见得愿意或者能够做到这么淡定。
    2015-04-28
    年前很火的《超级育儿师》节目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种惩罚方式:
    一把塑料椅子,叫做「淘气椅」。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会简单地告诉他:你违反规矩了,去坐在那里反思。于是孩子坐到淘气椅上,父母给他拧好计时器(几岁就坐几分钟),直到计时器响起来为止,孩子不可以离开椅子。否则,就要重新开始计时。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惩罚就是在椅子上坐五分钟。计时器响,惩罚结束。孩子站起来,向妈妈道歉:我错了,我下次不这样做了。妈妈亲亲他,说:妈妈相信你。
    2015-04-28
    提要求时一定要声东击西,意不在此。「晚上你请我吃个饭,我们顺便把材料整一整」就比单纯「请我吃饭」的成功率高出三分,因为你的重点看上去不像是提要求,而是在讨论工作,这会让对方不好意思打断你。是的,这是我从错别字短信中得来的重要经验。你越是在意其他主题,对方越是不好把你拉到这件小事上。手上的事不要停,该干吗干吗,边做事边提要求的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小时外:知乎李松蔚自选集》读书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pn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