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晨间日记·阅读笔记(13)

晨间日记·阅读笔记(13)

作者: 椰岛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24-04-11 09:14 被阅读0次

改变从5%开始----《5%的改变·引言及第一章》读后感(1)

我是墨花书评课2023年7月第5期的学员,暑假读了三本书,《向上生长》《相信》《对财富说是》《人生由我》,每一本书都做了读书笔记,听了墨花老师的一些课,打了大部分卡,书评思路己经理了一些,但是没有提交书评作业。我听了墨花老师的直播课、分享课等,觉得墨花老师是一个真诚、负责、知识丰富,潜心研究书评和写作的老师,后来我又买了年卡。因为上班简书日更等原因,我长期脱单没有参加老师的书评课。可以说我就是书评课不积报、不认真的人。我要是学不会书评写作,不是老师的原因,全是怪我自己懒惰。现在,我来参加这一期学习,也就是一个新手。

一、惊喜的发现

2023年4月10日晚第13期书评营开营仪式,因为我参加过很多次。当我获知了要读的第1本书是《5%的改变》,我心里有点激动,我就打开《微信读书》,找了找到了这本书,一边做家务一边听了几节,初步感知了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李松蔚的心理学著作。每一期书评墨花老师都会选一本心理学著作,这次也不例外,我特别想知道5%的改变是什么,怎么做到5%的改变。以前我读的是纸质书或在《微信读书》上看书,这一次我在电脑上看电子书。李松蔚老师的书我以前没有读过,但我愿意相信墨花老师选书的能力。第一天的阅读内容安排是:《5%的改变》引言+第一章(1-2)P0-22。我专心地看书,很快地,我一小时就把书读完了。我以为我要看很长时间,每天的时间都很宝贵,我在写日更,所以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不足。我重点读“引言”和“工具箱”,认真的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方法。我发现这本书就是写给我看的,我特别需要改变,而且要从5%的改变开始。我记得墨老老师曾经说过,改变内耗的方式就是立刻行动----没有读书,不要自责,马上读书。

二、改变从现在开始

2022年2023年是我的阅读和写作觉醒年。2022年我阅读25本书,2023年我阅读50本书,今年的读书才读了一两本,这显䌸是不够的,现在我要发力读书,争取有点进步。2022年8月起,我在简书写作,5个月写作约15万字;2023年,一年创作105万字;2024年1-3月,主攻3-5个系列文,写作近30万字。我报名这么久的书评课没认真学,应该对得起学费和老师了。墨花老师分享书评课上稿名单、读书笔记10万字以上学员,还是让我羡慕了一下。

改变其实不难。李松蔚说,改变难是因为惯性在作祟:惯性自有它的脾气。对外界灌输进来的信息,它会自动加以甄别:有些听过就忘,有些按自己的方式强加注解,有些感觉上有道理却做不到。最终留下的,往往就是符合来访者自身经验的——换句话说就是维持不变的。

要做到改变是从“做”点什么开始,哪怕它很微小。

“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

解决问题不是从思考开始,而是从行动开始。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行动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偶尔会有这种情况——让问题变得更糟,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启动了探索新经验的过程。

我特别喜欢这三句话:“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新的行动启动了探索新经验的过程。”有句俗话说,“话说千里屁股抬不起。”说的就是行动力欠缺。

三、从5%开始改变

李松蔚认为,行动之前要“扰动”: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让对方更容易地启动不一样的尝试。这个恰到好处的“刺激”就是5%。我理解的这个5%不是可以用数字具体来量化的,只是说它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变化,李松蔚的方法就是为期7天的提问题加心理辅导人的反馈。

为什么5%的改变就能让改变发生?李松蔚说:“

5%,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我那些效果最好的建议,都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没变吗?其实也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至少是奉命而行的立场。这已经是变化了,会进一步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有时候,我还会把对方深陷其中的行为模式重新做一番演绎,请他带着游戏的心态重复一遍,这也是改变。

重复就是改变?听上去是悖论,却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觉知”两个字,抚慰了我的心,让我缓解了长期脱单墨花书评课的“有罪感和愧疚感”----因为墨花老师很优秀,我自己又没有学习书评,这还是有一种压力感的。有时,我甚至想起书课课的读书来了,又去问墨花老师这一期读什么书,然后她告诉我了,我又没有读书,所以心生愧疚!是的,我“觉知”到自己的落后和难以平衡读书和写作的占比,改变就此发生。我认为一切改变都是打破,打破是有痛苦感的,所以要“无痛改变”,必须以微小的、坚持和重复的动作来“融化”“惯性”的坚冰。

四、“改变的工具箱”真地很有用

这个“改变的工具箱”就是李松蔚的第一章核心知点或方法的不结----

向上螺旋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越想越难受。这种时候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

第一步,就是无论如何先做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事——哪怕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小事。不超过5%,哪怕一开始只是运动热身。提问者把这个过程比喻为“滚雪球”: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

有时人们不愿意开始行动,会把原因推给“状态”:“等我状态好了,这些事都会水到渠成。”但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外化的声音

人在纠结的时候,头脑里总在自我否定,想法一会儿一变:想做的事,事到临头又觉得做不到;想放弃,又不甘心。怎样都不满意。

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写下来,念出来,演出来,都可以。

我们在生活中都跟不同的人打过交道,很清楚意见不一致时该怎么办,那就是对话,充分的对话。友善沟通、各抒己见、求同存异。重点是,每个声音都要表达。不要预设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这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暴政——我们总认为自己只能有“唯一”的观点,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困惑。有时候,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本身就带来了沟通和解决的空间。

单双日作业

如果一个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它们又指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对这种冲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同时实现。只不过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像是单双日或者单双周。比如说吧,一个人可能想佛系,又觉得佛系不好,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与其花时间纠结“哪种人生观更好”,倒不如两种都要:一半时间充分努力,另一半时间充分躺平。

黑色想象

当一个人特别担心某件事的时候,如果劝他“别担心,事情可能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这种劝慰往往没有用。“可能”的另一面就是“不确定”,担心正是基于不确定。对方一句话就可以反问回来:“万一呢?”

所以焦虑的时候,反而可以多想一想“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遗憾的是,身边的人往往都在劝说“别想了,不会有事的”,等于还是在强化这样的意思——“它很糟糕”,“确实不能让它发生”。等到双方陷入争辩,就更没有时间对想象中的灾难做现实化的处理。

实验者心态

这是一种给人出主意的方式。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结果可能印证实验者的假设,也可能刚好相反。正如你看到的,我给的大多数建议都会强调“试一试”“我们看看结果会怎么样”,而不是胸有成竹地说“你照我说的做,保证解决问题”。

这就是做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寻真相——无论结果符不符合期待,它都会增进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因为真实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此。同样的心态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无论如何,我们会通过行动(实验)的过程更了解自己。为了确定的结果做事,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行动的意义在于自我探索,就无所谓“失败”。无论结果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认识都会增加,你会更清楚自己有哪些特点。有一些方法或许对别人管用,而你有另外的偏好。

关于阅读和写作,徐则臣说,如果时间有十分,六分阅读,三分生活,一分写作。这可能是针对已经有了稳定写作能力和稳定输出的人说的。我认为,如果时间有十分,四分阅读,三生活,三分写作。写作和阅读要一样多的时间安排,而我的安排是写作四分,阅读一分,生活五分。这样,在目前维持以写3-5个系列文坚持日更,我认为没错,但是阅读太少,没有新鲜知识的输入和新的刺激的扰动,人很容易就枯竭,所以,阅读不能放松。我其实己经很稳定地在写3-5个系列文,争取今年完成30-50万字,这主要是训练自己的写作计划、写作执行和写作推进能力,更强调协调能力!我己经在使用“单双日作业”,积极与沐静、菊花叶子、盈盈三千树、三平互动,既写好日更文,也互相促进!我的目标是日更三千字或更多。经过600天日更写作训练,日更3000字己经不是登天般的想象!我需要协调和平衡,但愿坚持第13期的墨花书评课给我带来改变。我己经在部分践行“向上螺旋”----阅读时,我不再想摘抄式地归纳重点知识,而是要积极思考书中知识点给我的启发、改变,只有这样,理解和认同后的知识、方法才能化为我用----也许我无法坚持书评课的每日阅读打卡,但是我会争取每一章书读两遍,结合自己实际,1-2天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做出自己的思考或改变,这样也终于开启了5%的改变。

杨绛曾说过:“世人的烦恼多来源于,书读得不多却想的太多。”这句话教我们多读书,少空想。是的,多读书永远正确,5%的行动改变,从读书开始,从认真学习墨花书评课开始。这一次,我决定真地学习。

(2014年4月12日)

相关文章

  • 2018-09-14

    晨间日记 Eva肖肖 2018-09-13 05:29 · 字数 365 · 阅读 19 · 日记本 【20180...

  • 4-晨间日记的奇迹D1周读后感

    坚持写晨间日记快满一年,是因为听了时间管理100讲才用印象笔记开始写晨间日记。后来阅读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才知道...

  • 2019-01-24

    早起打卡 晨间日记 日程安排 运动打卡 阅读分享 课程笔记 正念冥想

  • 2019-01-29

    早起打卡 晨间日记 日程安排 阅读笔记 正念冥想 课程学习 课程作业

  • 2021-12-20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模板·易效能®】 【晨间日记模板·易效能®】 1、建立“晨间日记”笔记本 2、每天点击右下角…复制笔记,...

  • 晨间笔记,2018-06-22

    晨间日记 沈steven 2018-06-16 12:13 · 字数 527 · 阅读 0 · 日记本 每天使用1...

  • 2019-01-28

    早起打卡 晨间日记 日程安排 阅读分享 课程笔记+作业 睡前复盘 理财

  • 25/50本 【2016年读书】22/44周 《晨间日记的奇迹》

    阅读时间:2016.7.13-7.14 阅读的目标:了解如何更好的写晨间日记 阅读的方法:略读为主 读书笔记: “...

  • 2019-01-26

    早起打卡 晨间日记 课程笔记+作业 正念冥想 阅读分享 三只青蛙工作法

  • 23她的时间三年之约day11

    早睡22:16 早起5:00 专注 阅读 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间日记·阅读笔记(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vc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