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突然抱怨,孩子学校搞手抄报比赛,家长们又有得忙了。她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回想我小时候,手抄报都是三年级以上学生才会有的活动。
同事取笑说,现在学校的活动哪里有年龄限制,根本就是以活动的形式让家长比赛。一年级的孩子连什么叫手抄报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要怎么做呢?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交上作品,只好亲自出马。
有时间且耐心的家长还会跟孩子一起筹备、构思、找资料、制作,那些没有时间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因为交不上作品或者作品太普通而失落,就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了。孩子可能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呢?又说不提倡攀比,但实际上现在的学校到处都是攀比,也不知道到底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或者说是整个教育的问题。
难道现在的学校不能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符合孩子们年龄段的活动么?虽然家长是应该配合学校教育,可如果都是家长来完成,那活动还有什么意义。等到孩子长大了也做了父母,等到他们的孩子也要参加活动的时候,会不会说当年都是我父母帮我做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我觉得举办比赛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比赛获得一些技能,增加一些兴趣,而不是为了比赛结果的攀比。应该从小就灌输孩子不是第一名最光荣,而是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值得表扬和肯定。举办活动除了名次,也该增加一些其他的奖项,这样才能激励所有的学生真正的想参与到活动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