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寒冷,农村更冷,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天气是常有的事儿。
小时候家里没安装土暖气,屋子只能靠烧大灶取暖。烧了火,炕上热起来,妈妈在炕上总是放着一个褥垫,我最喜欢坐在炕头,背靠着墙,把褥垫盖在腿上,浑身热乎乎的,但屋子里还是很冷。这时,爸妈会把灶坑里燃尽的柴禾,扒到火盆里,端到屋里的炕沿上,屋里顿时就暖和起来。
我家的火盆是爸爸做的。秋天的时候,用黄泥和麻搅在一起,把一个瓦盆扣过来,在上面糊上活好的泥,大约有三四厘米厚,再用玻璃瓶子在上面滚平,使其表面光滑,阴干后,取出瓦盆,就做好了火盆。爸爸有画玻璃画的手艺,盆边再做上好看的图案,看着很美观。
这种黄泥制作的火盆,受热均匀,保暖性持久。市场上也有卖金属材质的火盆,虽然样式美观,导热快,但容易烫伤人。
妈妈喜欢吃热乎的菜,常把菜盆座在火上,一会儿的功夫,菜就会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我和哥哥喜欢吃烧土豆,烧地瓜。赶上炭火不旺的时候,才可以把土豆、地瓜埋在火盆里,这样的火受热均匀,不至于烧糊,当看见火盆里发出噗的一声,同时冒出一股烟气,就是快熟了。
烧出来的土豆、地瓜,把灰磕掉,一掰开,香气四溢,是我们的最爱。也可以烧黄豆和玉米粒,也会听到噗的一声,就烧熟了,味道也非常好,但要看住火,否则,很容易烧糊巴冒烟。
外面天冷,一进屋,火盆的热气扑面而来,第一件事就是在火盆跟前烤手,烤脸,一会儿就暖和过来。
冬天是农闲季节,爸妈为人和善,热心肠,左邻右舍的邻居会经常来串门唠家常,本家的二爷二奶最喜欢到我家来。
他们60多岁的年纪,二爷和爸爸投脾气,喜欢抽旱烟,坐在炕沿上,用火盆里的炭火点着烟袋锅,吧嗒吧嗒抽几口,就打开了话匣子。二奶和妈妈谈得来,几个人围着火盆,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天南海北地闲聊,常常说得热火朝天。
一年冬天,爷爷生病住院,爸爸去护理,妈妈赶巧腿扭伤了,走路不利索,二奶知道了,拿了50个鸡蛋看妈妈,陪她说话,帮着做饭,当时我心里很感激她。后来读书,我才明白雪中送炭的真正含义。
屋外飘着鹅毛大雪,屋子里的人围着火盆说说笑笑。红红的炭火,映红了庄户人的脸庞,伴着孩子们的笑声,想想画面就很美。
一盆炭火,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寒冷的冬天充满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