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了一个视频,一位老师说二本与不上大学在就业方面差不多,我不知道真假,但内在是认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工作岗位就那么多。都想当金领、白领,哪可能呀?
昨天初三毕业的3个孩子来找我,当年那个努力上进、谦逊有礼的小男孩染了一头黄头发,耳朵上戴个假耳钉,称常骑车去北戴河,常晚上一两点到家,常与爸爸妈妈吵架,因为家里诸多限制。那个在小学快毕业时开始出现不良行为的少年反而开始学好,成绩提升,还想去打工挣钱,给爸爸妈妈一部分,然后自己去旅游。变化的原因说是妈妈开始学心理了。那个家里相对宽松些的,反而变高变帅变自信了。
作为旁观者,我看到了这3个孩子正向的一面。可若真的代入后,我估计也做不到淡定处之。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啊!
晚上我就想:到底为什么变这样了呢?孩子们抑郁厌学者越来越多,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到校学,到家学,亲子共处的闲暇时光越来越少,因为周末又开始上各种辅导班了。内卷的大环境,让家长焦虑,老师犯愁动怒,每个人皆被裹挟,没有了快乐与幸福感。每天日复一日,看不到头,每天都是煎熬。原以为考上大学就放松了,可大学课程也不简单,考研考公考编好似千人万人过一个独木舟,难呀!而且越是优秀,周围的人皆优秀呀!说是资源亦是压力。
又想到了富翁与渔夫的那段对话“你那么努力赚钱,为的不就是过我现在这样悠闲的生活吗?我现在就很好,为什么要学你活那么累呢?”当年的我认为肯定不一样啊,富翁钱多,能做许多渔夫不能做的事,可单从内心来看,真的没什么区别。简单即幸福!物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精神上富足与愉悦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教育学生不亦如此吗?激发他们的生活激情不是比成绩更重要吗?可社会大环境如此,身处其中,很难独善其身呀!
道理会讲,但真到自己身上,才知道不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