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真自我VS假自我,稳态AND改变。
昨天,生出了嫉妒心,从动作上是对不公的抱怨。在公司的表彰大会,不管是区域还是总部,获奖的人和自己认识到的有差异。虽然自己没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这样的奖项,但也没有觉得别人可以,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来代表这种想法。
不过,回到自己,关注点可以有调整,换一个角度,自己为什么没有达到这样的局面,如果自己想,自己可以怎么样,自己是否做了足够。其它的因素并不是自己考虑的,已经超出了自己可控的范围。
作为商品这个角色,两年了,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或许也是延续了过去这么多年的工作惯性,自我的思考不够,总是被动地接受工作,按照别人的思路来,最终当然只能成为被别人指挥的人。把事情做好,这也是非常不错,这是自我肯定的地方。可以自己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希望被别人看到,希望得到更多认同,也希望有更多收获。
从被动到主动,这个过程会比较难,主要在于思维惯性。可以怎么改变呢,当面对一个事情的时候,谋定而后动,先拿出一个方案,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再来调整,根据行动来修正。
剖析一下获奖案例,范的亮点在于敢于去发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是错,在全区域发声,虽然组织并没有给到明确的职能和权力,但她自己去创造了一个自己发挥的空间,从一个商品的角度,她不一定是好的商品,但是从职场的角度,她抓住了关键点,这些点都是可以拿出来展示,做为成就。从这一点来看自己,那就是要去发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认可这个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