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世纪史话(七)之进入第一个千禧之年

中世纪史话(七)之进入第一个千禧之年

作者: 劉海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7:34 被阅读34次

中世纪的后500年(1000—1500年),欧亚大陆的主角是兴起于亚洲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

中世纪初期,亚洲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基本上是以部落联盟国家的形式存在,处于奴隶制阶段。隋唐时代,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分裂为东、西突厥,陷入内战。

629年,唐朝名将李靖灭东突厥,657年唐朝再灭西突厥。长期骚扰我国西北方的隐患解决了,突厥人被迫西迁。

到了公元1000年,突厥人中西迁的部落已经融入伊斯兰社会,实现了突厥伊斯兰化,即突厥传统的民族文化+波斯文化+伊斯兰文明的文化综合体。

他们从遥远的北方边缘地带,向南、向西侵入传统的文明地区,冲击力之大、影响之深远,甚至直接影响了近代世界之格局。

从大的时间跨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000—1200年)的历史大事是突厥人的兴起。他们进入西亚,先是充当伊斯兰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都城巴格达)的雇佣军,随后就反客为主,统治了这个王朝。他们为伊斯兰世界注入了游牧民族的活力和野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将伊斯兰影响扩大到了小亚细亚和印度北部。

第二阶段是13世纪蒙古人更大规模的入侵。难以思议的是他们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轻易终结了穆斯林突厥人的扩张,先后击败了超过700多个民族、部落,建立了东西6000英里,人口约6亿的庞大帝国。

第三阶段是(1300—1500年)蒙古帝国的突然崩溃和伊斯兰突厥人的再度复兴。

突厥人不是一个同一的种族,而是都讲突厥语系的一群混杂民族。他们世代在北亚大草原过着游牧生活。游牧生活的迁徙性质,使他们的血缘关系比较复杂,在靠近北欧的部落,他们血缘就更接近高加索人。在亚洲蒙古草原的部落则更像亚洲人。特别是随着他们向南、向西的入侵,同所接触到的民族,发生了更复杂的混血。所以突厥人不是一个人种学上的概念,而是语言学上的概念。目前,讲突厥语的人群约1.8亿人。主要分布在中亚一代。

在他们向西、向南入侵的过程中,接受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伊斯兰文明,皈依了伊斯兰教。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同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雇佣军一样,突厥雇佣军也是同样的反客为主。1055年,突厥中的一支塞尔柱人部落掌握了波斯人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成为帝国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实际统治者成了突厥人。

然后塞尔住突厥人开始扩张,1071年俘虏了拜占庭的皇帝,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变成了突厥人和穆斯林地区,这最终导致了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因为这个地区一直是拜占庭财政税收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次的改变一直留存到了现在,目前这一地区仍然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

其他突厥人部落也在扩张,其中一个叫马哈茂德的人最著名,他入侵了印度,并占据了印度北部,摧毁那里的印度教神庙。这两种不同文化信仰的斗争,最终使二战后印度半岛分裂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

来自阿富汗地区的其他的突厥人也向南进入恒河流域,1192 年占领德里,并彻底摧毁了佛教,以致于佛教再也没能在其发源地上得到恢复。

从文化上讲,突厥人不如当时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更比不上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文明,但是他们军事上更有效。他们驰骋在草原上的游牧骑兵,战胜了农业文明的步兵。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文明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阶级分化,贫富差距、阶级差距使社会组织结构撕裂,统治阶层骄奢淫逸,被统治者甚至欢迎入侵者的到来。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只有刹帝利才能当武士接受军事训练,这怎么能战胜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世纪史话(七)之进入第一个千禧之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k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