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能力可能一生都未必是必须的。有或无很大程度取决于生活的状态。
毋庸置疑,与人打交道,特别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是有不少技巧的。而这正是我性格中的重大缺陷。如果保持一直以来的状态,这个缺陷还不至于对生活带来太大困扰。可是,命运弄人,我却偏偏来到了一个需要与很多人,很多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岗位。不知道这是上苍对我的锻炼还是考验,无论是什么,都得咬牙接受。
时至今日,可以说也是久经战场的人了,我仍然还会对一些场景,以及某种类型的人不适应。有些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或者说曾经变过,最终却又莫名地回到了原点。我知道自己不擅长打交道的性格并非因为洁癖(或许也有点因素吧),而是源于与生俱来的偏执和莫名其妙的桀骜,我其实也明白这样的总是让某些人感觉冷淡的性格并不好,只是不想,也没能力去改变。毕竟不指望得到了什么,也就不会认为会损失什么。
回想起来,我生活中的所有友谊,以及学习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实实在在原生态的自己被认同的结果,从来没为了友谊,为了进步去刻意讨好,谄媚。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只求一点简单快感,没有大的人生目标的人。没有大目标也就能够最大限度顺从自己的心意,不必刻意难为自己。这解释了为什么从小学到大学,除了为数不多的同学成为好友外,对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印象,毕业后也没往来的原因。当然,同学们一定同样不屑于与我这么一个怯弱胆小,一点不乖巧的同学打交道。
我一直认为这样也很好,交友没那么广泛,除了有更多时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快乐追逐自己的爱好外,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朋友间的恩怨。身边都是基于认同,而不是讨好而交往的朋友,也就都屏蔽了吃亏受委屈的感觉。当然,对于我这样偏执冷淡的人,我的朋友还是不时会受些委屈,并对我表现出了很大的包容(想起来我也曾是一个热情过火的人,要不是儿童时期被邻居大孩子欺负,心灵上受到了小小创伤,或许我也会很主动,很勇敢)。
工作后,除了车间和工作联系的为数极少的其他部门的同事外,我也接触了一些其他人,不过都是通过经常往来的同学介绍的,不记得有谁是自己直接认识的(当然女友除外)。直到调动到供销科之后,我才不得不频频与陌生人接触。直接和陌生人打交道,还要表现出亲近的样子,这对我来说确实难受极了。不擅长却不得不挺身而出,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交道的人似乎很多都突然变得友善了。和我一样,有些人一开始也不擅长交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都是含蓄内向的人怎么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或许,真的像书上说的一样,每个人都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内心,只待某个机缘去激发。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成为负责供应的负责人开始,一位位我直接认识的人开始出场了,这些性格迥异的人很多成了我的挚友,当然也些只昙花一现的友谊,有些连友谊都谈不上。
我的生活似乎变得丰富起来,让我自以为正站在精彩纷呈的舞台上。正是这种幻象让我有些迷失,我以为正在得到什么,完全没意识到将失去什么。
我仿佛拥有了本不存在,也不需要的能力。这“能力”是岗位赐予我的。在岗位上成长,在岗位上颓败。
早安,十月二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