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从《孝经》开宗明义,号令天下,头发的春天就到来了。
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孝的精心呵护下,头发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俨然成了孝的代言人。人们视头发如父母,孝他、敬他、爱他。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伞下,头发彻底释放了自我,不断生长。那旺盛的生命力,似乎凝聚着父母的精血,成了精神文明的象征。哪怕是父母去世,也要其子守孝,留发三年。
一时间,头发自带光环,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见者无不尊崇有加。女行及笄,男行冠礼,皆以礼相待。
可是世事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头发阴差阳错,竟被别有用心者盯上,欲杀之而后快。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头发想不到,他会成了英明如成汤的替罪羊。灭桀后大旱,五年不收。成汤祈雨,愿以一己之力,承万夫之罪,换来天降甘霖,却把头发推出去剪下,替其受罚。
头发想不到,他会成了神武如勾践的牺牲品。输给夫差,立志报仇的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偷生。为激励自己奋发图强,一雪前耻,竟把头发剪了明志。
头发想不到,他会成了枭雄如曹操的挡箭牌。曹操丰收之时起兵讨逆,令官兵过麦田不得践踏,违者斩首,结果自己却犯了践麦之罪。自刎被救后,为免死,竟把头发割掷于地,代为斩首。
头发想不到,他会成了美女如杨贵妃争宠的炮灰。杨贵妃与唐玄宗闹别扭,被赶回家。为重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竟剪下一缕头发送给唐玄宗,代为道歉。
……
头发即使命再多,也吃不消这么折腾,吓得躲在家里,没想到还是牵涉了因果。僧侣看破红尘,顿开名利缰索,为示六根清净,把头发当作三千烦恼,全剃了。哪怕头发嚷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无济于事。出家人慈悲为怀,头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本以为黑白的一生,也可以红黄蓝绿。
事到如今,头发终于明白,他固然可以在庇护下顺利成长,但崎岖坎坷的路上,那一丛丛的荆棘却更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