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
2011年硕士毕业至今,我备考过精算师,专利代理人资格证,司法考试,中级理财规划师,注册会计师。
我学习专利,知识产权,投资理财、参加写作训练营、自学量化编程,一年读100本书,思维导图、社群运营……
每天的我都很忙碌而充实,可是2018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这些年成长甚微,职业道路甚至停滞不前。
问题出在哪里?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别人刷淘宝,电视剧,微博的时间,我都用来学习,打卡,考证,我难道做的还不够吗?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昨晚听了猫叔的《人生创意课1》分享,才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过去这么多年为了逃避思考,我都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第一、聚焦细分领域,成为细分领域专家
这个细分领域可以有多小?
比如高考数学提分导师,英语六级必过老师……越细分,越聚焦。然后想尽办法去找该细分领域最厉害的人,向他们请教和学习。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强调,我们要用“产品思维”去考虑问题。在产品思维里最重要的思考就是:刚需。
你的产品/细分领域必须满足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英语的吗?第一件事是不是背单词?可是,背单词是我们的刚需吗?
不,用英语才是。
很多人没有找到用的场合,没有这个用的刚需,所以,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16年,英语还是没有学好。
比如当当图书平台,占据在榜首的永远是那些励志、情感、投资理财书籍。
【具体践行方法】
可以在在行约见行家,在得到,逻辑思维、十点课堂、唯库、知识星球上找到自己细分领域内100个案例,对他们的“卖点”进行分析,学习和请教。
第二、持续不断的输出价值,帮助他人解决刚需问题。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曾经在《奇葩说》上说道,
“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两个能力,一是写作,二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
写作可以倒逼自己学习,让自己更深度思考,更专业,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个人品牌最快速的方法。写作还能让我链接更多的人,这些我深有体会。
自从意识到写作重要性,自诩为“写作困难户”的我,从2016年开通自己微信公号,断断续续更文至今,期间报名参加过几期写作训练营并刻意练习,文章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得到很多好评。
第三、坚持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到目前为止,你坚持过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拼搏,十年就能成为武林高手。
美国两本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异类》,都提到一个核心概念“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懂得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一生,反思自己为什么很多事情没有坚持下来?
1、坚持刻意练习的这项事情效果不能出现太慢,需要及时反馈。
比如我学习写作,花钱参加写作训练营,写出来的文章立马就能收到老师和同学的点评、赞许和修改意见。这样我就及时得到正向的反馈。
为了获得更多的崇拜之情,我也就更加用心去搜集素材,罗列框架,深度思考。所以,我近两个在写作上的成长超过了过去两年。
2、克服贪图新鲜感。
这边刚结束一期写作训练,一刷朋友圈,有学“思维导图”,有学“投资理财”,有学”情感交流“。
兴趣爆棚,贪图新鲜感的我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去学。所以我学了那么多,却没有特别精通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所以,下一步行动规划,就是断舍离。
聚焦在一个自己感兴趣且经过刻意练习可以精通的领域,成为这个小领域内的专家。并持续不断的输出,分享价值,帮助他人解决刚需问题。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践行这三条,你也可以成为百里挑一。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点启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让你的更多朋友受益,谢谢你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