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抽中万点加持,要利用下,于是今天决定写文章不偷懒。写点啥呢?我发现奉命读书的任务还留了个尾巴,索性读完分享下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大师德鲁克成书于1966年,不禁要问50多年前的畅销书会不会过时了?带着疑问读完结论是:底层逻辑是不变的,应用层面可适当升级。
作者定义人人都是管理者,因为至少有自己要管,尤其现在的工作生活模式,互联网把我们都链接起来,每个人很难孤立地做事。要变得卓有成效的第一步是时间管理(现在流行叫做精力管理),记录并审视自己的时间消耗,然后灵魂三问:这个事情不做会有什么后果?这个事情可以由别人代为完成吗?我做的事情会不会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回到工作,拥有可支配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算卓有成效?要以责任为导向、注重贡献为原则,常问自己“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贡献什么?”不限于自己的专长、部门,看到整体、长远目标,注重外部世界、只有外部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这里提醒下:打工者的思维在思考贡献时关注的是内部,我做了什么,我多么辛苦。书中给出了通才的定义,是能将其所专的一个小领域和其他广大知识领域练习的专家,着实认同。这也要向外的,需要让别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专长,才能更好的合作产生贡献。考量一个管理者的贡献有3个大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和开发明天需要的人才。进而卓有成效的组织里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贡献”的基础上,大家密切合作,达成组织目标,相互成就。
以“贡献”为前提的组织里,人人协作时要用人之长。书中给了一些用人选人的职位定义建议。不建议“因人设事”,不过个人价值不断扩大的今天,高科技大公司开始针对少数人“因人设岗”。考评和选拔的问题里有个记忆深刻: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发现某管理者不能胜任工作是如何处理?尽快换掉,至于如何物色继任人选,是另一回事。对待上司,也要关注对方的长处,如何提出XX建议?如何协助他发挥其所长?对待自己,也要用自己的长处,说说我的理解: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吗?不足在哪里?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提高的困难能不能接受?能就做,实在不能,要对自己慈悲,也是对别人的善良。总而言之,管理的任务不是改变人,还是用人所长。
聊完了正确的目标和关系建立,接着让我们正式开启工作模式,欢迎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下吧。
封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