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先完成再完美”解决拖延很有效
1、看到小朋友做习题试卷,百般拖延和各种找理由,仔细观察是小朋友觉得做不对所以干脆“熬、拖、赖”;
2、以“先完成再完美”引导,这波洗脑没想到十分奏效,不到半小时搞定习题试卷,再花时间对答案,看错误解析,这“难题”被攻破;
3、完美主义导致拖延,不光是小孩子会犯,大人更是如此,自觉可能做不好,于是就一直在“准备”着,殊不知就是拖延着迟迟不开始;
4、下一步行动:
(1)很多事已体会过,曾经也写下《尽管开始就好》。我们只需费点力气给事情开个头,强迫症自然会搞定剩下的那些;
(2)完美主义心理,来自对自我价值的过高预期。适当调整这类看法(包袱),能减轻因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
(3)增加认知:万事无需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二】警惕被善意的误导
1、很早就发现“小马过河”的案例,一直在生活各方面发生,从外部获取信息,我们时刻都会成为小马;
2、在被种草、导购、安利、评测方面,众口难调这也是最大的重灾区;
3、没开过新能源电车的,也能张口就来各种优缺点。INTERL 13代CPU才刚出来,性能吊打或AMD YES就也都来了……
4、很多人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反馈,但也有一部分是恰流量“不是蠢就是坏”故意误导,但不管哪类,要做到完全中肯却很难;
5、下一步行动;
(1)如要不被各种误导,就得更多采集不同信息,然后再做整合;
(2)自媒体和公众号也存在带节奏或偏颇现象,虽然不常见,但慢慢有了增加趋势,要批判的审视;
(3)如果选择有纠结,挑头部代表,往往出错的概率小;
(4)也要明白有些反馈是独特不同的,最终还得自己亲身体会,老实做个小马;
【三】永远不要轻敌
1、RNG这次S12入围赛,也许碰到国庆长假,黑子们太有空,输LCK和本子战队的两局直接被批;
2、从赛后采访似乎也能看出,队员们意识到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对手,即使是低水平战区;
3、曾经反馈过,在自己松懈时特别容易产生过度自信,这种膨胀心理会忽视一些危机,处理不好买单可不便宜;
4、下一步行动:
(1)全力以赴时,才会打起十足精神,那才具备足够的专注和耐心。所以要常检查自己的状态,避免轻敌应战;
(2)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因疲劳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有些轻慢是自己反应太慢;
(3)太熟悉、太胜任、太自信是轻敌的温床,发现自己过于轻松时,要有物极必反的警惕;
(4)因轻视而吃过的亏,记录下来,避免在同样的位置再次摔倒;
【四】不会享受休息的焦虑和变形
1、国庆长假,前几日聚餐访友把事都忙完,然后安排了学习充电,疫情原因也没想着出门;
2、本以为一周多时间,正好可以边休息边总结,结果梦见没几月自己将要考试,那个场景真实到起床后都焦虑……
3、习惯绷着的神经,很少能享受到真正的休息。还不只是我就这样,好几个哥们为这太过轻松而感受罪过;
4、不确定这是不是病态心理,但平时长时间的荒废时间,会有种焦虑和负罪感,目前来看的确节省下不少时间,一切也还正常;
5、下一步行动:
(1)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没能区分得清,导致不会享受休息,还是得从日程安排下手处理;
(2)回顾自己的清单,全是任务日程,变形的时间表也表达了急迫,似乎以后可以从这观察自身心理状态;
(3)冲刺阶段,暂不做调整,记录下来等年底再回顾比较;
【五】有经历的总结加上反馈才拿到收获
1、今年体会了很多有反馈和教授的学习,深感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学习到未必就变成已掌握;
2、有些知识,如果没经历过,老师讲得再多,也就只是“听懂了”;
3、只有自己在后面的过程经历到,然后记录总结下来,再碰到有效反馈,则会“恍然大悟”;
4、下一步行动:
(1)拓展对知识、道理的“学习路径”,经历、体验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许人们潜意识更相信自己;
(2)理解“非走不可的弯路”,那并非是蠢笨,更像是一种融合剂、加速剂,所以要多理解此阶段的学习者;
(3)保持详尽的记录,等待有效反馈做对比,在学习过程这种“恍然大悟”太难得,所以要坚持回顾总结;
【六】感觉或量化决定信息传递质量
1、由于学习和工作中,自己是个刻板、程序脑思维,所以沟通中很容易出现信息质量差;
2、在正常生活中,如果形容“很美很漂亮”,我能大概明白那个感受和画面。可在工作和学习的信息传递中,更希望知道具体是什么美具体哪漂亮;
3、这样的刻板不灵活,导致第二种沟通效果很差,因为自认无法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想要更明确定义和边界;
4、学习中如果是知识的接收者,这种思维经常要吃苦,因为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有很多模糊地带。但做为知识的发送者,会尽量量化知识点边界和细节,努力让大脑中知识与语言形容匹配不模糊;
5、正是觉得语言与大脑所想本身有很大区别,考虑更深,应该在沟通时不怕麻烦的着重于量化信息才对。并且由于掌握背景知识不同,也会影响信息传递,就好比一些笑话,“梗知识”匮乏的总GET不到笑点;
6、下一步行动:
(1)假设有一部分的信息传递,是会故意被保留,所以细节上不会清晰,需要自行实践;
(2)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信息传输,是输出方没考虑不同背景知识,以自己习惯的描述表达。而接收方由于不具备同样的背景知识,很多细节听不懂;
(3)如果做为接收方,要尽量多确认,通过反问求证,或记录下来后做对比;
(4)如果做为输出方,不怕麻烦多想一步,尽量先统一双方的背景知识;
【七】开放性思维的事上磨练
1、见到很多封闭性思维案例,所以深知保持开放观点的意义;
2、企图通过文字记录,达到迭代认知的方式,最终“信任”开放性思维;
3、但发现迭代认知,认可要这么操作,实际在面对深信不疑,特别是已尝过甜头的观点时,自己也会在“开放性”上有偏差;
4、所以开放性思维,一定是有某一个适合自己的度,并非完全的开放,不然如无坚定的信任,执行动作都会打折;
5、下一步行动:
(1)可以定义:随着自己信任程度的由浅到深,开放性思维的程度也是由大到小,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信仰”;
(2)在开放思维上,也要当心被人偷换“解释权”,曾经也有案例经历:完全无绝对一说的观点,并不能因对方权威与否而直接站队;
(3)在开放性思维之前,不要着急下判断,一定要先通过自己的思考、批判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