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

作者: Lss珅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23:39 被阅读0次

    皇权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一直有人以飞蛾扑火般的精神来接近它,获取它。然而今天,我想从儒法之争开始。

    2000前年,还处于童年期的中国,开启了一股鲜活之气,开始绽放一个民族的文明之光。儒家首先对统治者提出了他的要求和构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为统治者提出的人设要求是为“有德”,有德者,可以如春风化雨般,自然教化百姓,而臣民们也会像围绕着北斗星的众星辰一样围绕着君主。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对君主,父亲明确其应该有的职责和要求,君首先要像个君主,父要像个父亲,才能获得臣与子的顺从。这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民主思想,而非后代宋儒们“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

    这也正是为权力所厌恶痛恨的。尤其是高度集中的皇权,以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希望突破一切的约束,获得至高的权力,而这种突破也就成为了历代君王前仆后继的努力。所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因其有了太多的理想主义成分,一旦遇上实践,总会中途夭折。

    那么,君王们内心更愿意选择的当是法家思想。且看韩非子这段阐述:“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他的言下之意为:君主治理国家,不是依靠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而是要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如何才能做到全国整齐一致呢?那就只用有重刑,使人畏惧。

    由此可见,宽厚是儒家的理想,严苛是法家的理念。

    那么回到本书《饥饿的盛世》,这两种思想又是如何在乾隆治下得到体现的呢?

    开篇第一章《帝国遗产的继承人》就写道了康熙帝对乾隆的影响。“在乾隆漫长的一生中,他最尊敬也最常提起的男性亲人是祖父康熙。”“祖父康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以人情味浓闻名。他为人真诚坦率,待人和蔼可亲,处事宽厚大度。小弘历从见到他的第一面开始就缠上了莫大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这是长辈的力量,这份榜样里有着乾隆对如何成为合格优秀的帝国皇帝的构想。而他学生时代早年的文章中,更是鲜明的流露中对儒家“宽厚”思想的喜爱与赞同。这也就奠定了乾隆为政初期为自己设立的统治理想与目标。他 下令回复了康熙年间参与夺嫡之争而失败的后世子孙的宗室身份,从而赢得了“宽仁”的美誉。

    对文官集团的争取和拉拢策略,也是为“宽大”为名。书中写到“他效仿祖父,以宽待下,每每从大臣角度出发替他们考虑问题,解决困难”。以“宽则得众”的原则出发,乾隆赦免了一批雍正朝时获罪的官员,从而“一下子赢得了官僚集团的欢心”。

    乾隆的这份“宽厚”从维护巩固自己皇权统治的角度出发,有多重原因,也有多种好处,即能赢得人心,也能实践年少时的理想,又能脚腕雍正朝施政刚猛之象,缓和阶层间的紧张关系。这是一举多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以儒家治国,自是能赢得人心。那么,以法治国,又当如何呢?

    雍正的严苛即是榜样。这是为少年乾隆说不齿的。父亲的严厉,让他难以亲近,而父亲的施政也让他看到了吃力而不太好的结局。然而,要维护皇权统治,必须要集权,那么法、术、势的法家理念,就必须派上用场。第二章《盛世的保障——集权》,即写到了乾隆对皇室亲贵与官僚集团的利用与防范。首先,杜绝后宫干政。其次,是用君臣之义压倒了兄弟之谊,并杜绝了亲王宗室进入军机处的可能。再次,是防范太监干政,乾隆成为此项事业做得最成功的皇帝之一。这层严格的等级外衣之下,是遵循了法家对权术的运用之道。韩非子认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也就是为人君者,当以威势治其国。

    那么,他对官僚集团的驾驭之术,简直堪称经典。乾隆一对雍正朝留下的鄂尔泰、张廷玉等老臣礼遇有加,二又用防范之心,时刻警惕着臣工们的不轨。书中例举了若干事件,反复证明乾隆为政的精明。揣测,暗中调查,同一件事不同奏章的比对等等,乾隆总能从蛛丝马迹中查出疏漏之处,进而处分这些心存不轨的臣工。这种精明,或许就是来自父亲的基因,也为其后期执政风格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这种君权的威势,是君王的地位所赋予的,更是君王自身优秀的统治之术所获得的。从乾隆前期的执政看,他充分体现了传统君王治国时遵循的“外儒内法”的原则,并运用得十分成功。为盛世的来临,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xw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