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级,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满足,直至达到个体的自我实现。第一层级是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睡眠等基本生存需要。如果没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个体就无法生存下去。第二层级是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稳定的工作和住所等。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个体会开始追求对自身安全的保障。第三层级是社交需求,包括爱、友谊、归属感和社交关系等。当个体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获得认同。
毕淑敏老师浅谈了第一层级的需求,着重去讲述了第二和第三层级。她的职业研究知识和文采素养分外相得益彰,我不知道可以用怎样的词语去描述,但医学和文学的结合后所表达的观点可以像温柔的手术刀一样去剔除其中的疙瘩。
01 02我想能够这样表达、阐述、娓娓道来出那些姗姗来迟过门不入的不安全感,应该是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感,不违和的是依旧逻辑缜密。这和她的职业生平有关: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和北京作家协会主席。
她将临床研究的医理,将心理咨询的细腻,将文学这三种结合在文字中,是温柔坚定干脆有效的。
在我们血液深处的基因里,有着原始社会时期对危险的对抗,经历了各个时代,也就是老师所讲的: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往史留给我们的印记。
还是想对自己赘述一遍,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层级的生理需求,在手无缚鸡之力,无法独立自主阶段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些超出当时年龄的威胁安全感的所在,没关系的,我们还有Plan B
弥补没有拿到一副好牌没有关系,毕竟人生不是赌博,只要相信,总会有新的答案。第二小节说要我们铸造心情,我们是得铸造心情的。因为铸造所经历的程序,百般捶打也好,烈火炮制也好,经过了这样严格的锤炼,才能够内心强大,内心淡定从容。
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情,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大概是需要佛法中的九住心吧,也许不然,铸造心情听起来很难,其实也还好,归根结底还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只是主观能动性的铸造方法钥匙研究一下感觉有点虚无了。不然,应该是面对生活真相的乐观吧,或者罗曼罗兰的生活馆也是顶顶好用的。此外,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记得避免祥林嫂行为,如此也可从容些许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