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时期的文化不可考究,可考可信的文化最早源头就是上古时期的三皇时代,三皇指的就是伏羲、女娲和神农,只能在神话故事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为那个时代是以结绳记事,所以没有文字记载。上古之人天人相通,合而为一,而老子之道就是承自三皇。
到五帝时期,天人两分,人不复能通天,人失其天,道德不一,天下大乱。为平天下之乱,圣王不得已开人之天,立人之道,开始以文墨记事。儒家最早的思想源头,也就是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孔子并没有创立儒家,而是笔削六经,传文王周公所立的圣王之道。夏商周谓之三代,大禹、商汤、文王谓之三王,三代所立圣王之道。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孔子承周,周承商,商承夏。夏商周之前是承自五帝,而五帝是承自三皇。
所以很多人认为学《论语》就是学经典,那真是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了解。《论语》只是孔子的弟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孔子言行的书,真正学习孔子的下手处应该是六经,这样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浑厚与魅力。而六经之首又是《诗经》,因为《诗经》讲的就是人的情感,如果人们能够保持情感的中庸,就能够减少很多情绪波动的产生。因为我们身体很多的疾病与情绪的失控息息相关,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自然就能减少生病的情况发生。所以建议大家多读《诗经》,涵养我们的性情。
而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法家以权治天下之乱,所以说天、人、权三道是华夏文化的核心。而道儒法三家同源一体,其道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未乱用道,将乱用儒,已乱用法。
用在我们身体上而言,防大于治,防患于未然的过程就是治未乱,明道理,也就是中医里讲的第一治神。当身体即将出现疾病的征兆,应当勤加养生,也就是中医里讲的养生第二。如果身体已经出现的毛病,那么就应该采用针灸或者药物的方法来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里讲的第三针灸和第四汤药。其实我认为针灸应该是介于将乱和已乱之间,据我了解,有些针灸手法可以预防疾病,而有些针灸手法可以治疗疾病。
回归主题,想要解读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这本阐述上古之道的圣王经典,那么必须以古查古,以天入天。什么是天之道呢?指的就是上古之圣的通天之道。那么知晓天道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以天道治身则养身,以天道齐家则兴家,以天道治国则天下安。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步骤都是从天道入手,以高维取低维。真正的落实点就回到了读书上,那么读什么书好呢?答案呼之欲出,《道德经》、《诗经》、《易经》……先读哪一本好呢?我觉得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毕竟每个人根性不同,悟性也不一样。
注:本文观点部分来源于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部分观点来源于九典书房《老子之道》,部分观点来源于自己的分析总结,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