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是最重要的(一)

《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是最重要的(一)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15:00 被阅读0次

前面学的是痹病分析与治法。今天开始学习“调经论篇”。调经,即调治经络。看原文吧: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病属不足的用补法,但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哪一种呢?

帝曰:愿尽闻之。

歧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译文

黄帝问: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听。

歧伯回答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十种情况,随气流变,变化无穷。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歧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③焉。

注释

十六部:指手足十二经脉,跻脉二部,督脉一部,任脉一部。

三百六十五节:指人的全身关节。

经隧:潜行于深部的经脉流行通道。

译文

黄帝问:人有棈、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能够发生各种疾病,而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5种,病属不足的也有5种,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歧伯说:5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的。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才能使身形与五脏形成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通道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如果人的血气不调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都是以经脉作为依据。

今天知道了什么叫经脉?


相关文章

  • 立春当从拍肝开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春日养生以拍肝为先...

  • 十二经络学习

    【黄帝内经 灵枢】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经络通则非常重要,中医讲的“通”原...

  • 086-01调经论篇(第1-2段)

    卷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全文)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概述】 调经论篇调经即...

  • 阳明脉解

    阳明脉解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的第三十篇,本篇是解释阳明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与《灵枢·经脉篇》参看...

  • 14经络最全知识!附赠高清动画走向图,帮助你轻松记忆!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经脉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着重要作用,畅通的...

  • 天阳拓中药包的功效

    一、疏通经络: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民间也有:“经络不通,走路中风”。 ...

  • 手法培训竟如同习武一般,细节“六精要”缺一不可!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 经络推拿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少养生...

  • 道缘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不打针,不吃药,中医整体自然疗法,绿色调理康复法。 《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经络不可...

  • 经脉养生(一)

    《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了解人体经络的循行运转规律,养生事半...

  • 深圳代理商告诉你为什么活络康膜比传统膏药效果好?

    《黄帝内经》载: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经脉永远是最重要的(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zt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