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清诗词会律诗散文苑古体诗
阅读的乐趣(之一)——读两首诗作有感

阅读的乐趣(之一)——读两首诗作有感

作者: 水木心艺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19:51 被阅读0次

2022年3月16日中午,批改作业任务完工,好好地午休了一阵儿。打开电脑,先后看到诗友的两首作品。一首是安利群的《五律 东西春景》,她虽然写诗时间不长,可是进展很快。大概艺术相通的,她之前画画。还有一位从小就练书法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的墨茶,也是很快就学会写诗了。人类欣赏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美感是相同的,有了美感,选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就是相对简单的技术问题了。

五律 东西春景/安利群

梅落花飞雨,桃红丽日新。

田间孤树立,柳岸众芳茵。

白鹭留清影,轻舟漾碎银。

夕阳云水荡,布谷妙声频。

看到这首作品,我能感受到这是实景,想着作者可能又去哪里郊游了,看到此情此景,于是有感而作。

接着又看到落梅轩主的作品:

《减字木兰花 壬寅有期歌》/落梅轩主

东风散逸,脉脉浑然春气息。新绿浓时,碧玉长汀杨柳枝。

孤城闻笛,一叶扁舟无可觅。佳客应知,静水无声月有期。

这两首作品都是春天,都有柳,舟,水,可是后者让我无法感觉到是实景。落梅轩主的作品一向如此,他经常是一会儿功夫写出好几首诗,可以在秋天写春天的作品,可以写出数千首咏梅诗,有时我觉得这是AI作诗的特点。

前天我忽然想到一首好诗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精炼的语言,新颖的意象,美妙的韵律,和谐的结构。于是分享到群里,落梅轩主说:我就是随便写,心里想啥就写啥,有想法,没章法。我说,我这是从诗词欣赏的角度来说。至于诗词创作方面,应该还是我手写我心。

从宏观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从微观说,每个人的世界就是由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在意的一切组成的。克尔凯郭尔说: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哲学的大厦,而他自己却住在旁边的一个小仓房里面。

今天读到这两首诗,我忽然想到作品有两类,一类是前者,是展现一个心灵真实感受到的当下情景,这是体验者的作品;另一类就是后者,是用文字构成的意象,这个意象很可能是多年以前的,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季节的意象组合重构而成的,这是观察者的作品。

眼前没有而在文字中有的意境,这是不是真实的呢?

那么什么是真实?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作为体验者的作品,作为观察者的作品,让我们的阅读充满乐趣和冒险。我忽然觉得文字就是文化的基因,生命中的基因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支配着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具有物质性、信息性双重属性。同理,文明的发展、变迁、传承,仿佛也有一个基本的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文字就是一个DNA片段,不同的文字组合编码出了大量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

其实,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指向同一个源头。

摄影:安利群

相关文章

  • 阅读的乐趣(之一)——读两首诗作有感

    2022年3月16日中午,批改作业任务完工,好好地午休了一阵儿。打开电脑,先后看到诗友的两首作品。一首是安利群的《...

  • 人生是一场奇幻之旅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感 仔细阅读,发现奥秘无穷,乐趣多多。似乎不论是人还是物,都会散发...

  • 读高峰诗作有感

    伉俪情绵长 随心撒狗粮 来生同枕卧 不喝孟婆汤 3月12日

  • 读刘禹锡诗作有感

    刘郎万古青, 留芳陋室铭。 潇洒又豪迈, 何愁不心宁。

  • 读书与写作(三)

    真正的写作者都是热爱阅读的人,因为读书有感而写作,通过写作更能享受读书的乐趣。 因为读书而写作,因为写作而更热爱读...

  • 刘湘1121阅读作业

    读幸福的种子之不要剥夺孩子读书的乐趣 有感。我们在给孩子阅读图画书,都会问问孩子,故事中讲了什么道理?发生了什...

  • 读梅怡诗作有感

    有才华终不被埋没, 无才情学也学不来。 羡慕嫉妒徒然费心力, 望苍天长叹, 奈何且奈何。

  • 读李冶诗作有感

    一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77篇 于无意中看到这首小诗,便很喜欢,先送上 唐朝女诗人李冶的《八至》诗: 至近至远...

  • 小孩的诗

    听《冬吴同学会》,说现在的人普遍语言词汇匮乏,更别提吟诗作赋了。 家中小孩还时不时有感而发,吟诗两首。无论好坏,都...

  • 读《发现的乐趣》有感

    我经常看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看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没能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整天纠结着怎么读,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乐趣(之一)——读两首诗作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bp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