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要满足冲突模式的条件,开头要引起冲突,到了故事的结束要消除冲突,这是故事常见的处理情况。
结局有一种是循环式回到开头,似乎这种方式到最后还是没有消除冲突,下面会特别解释这种情况,另外一种结局是开放式结局,有可能是解决了冲突,有可能是冲突再升级。
故事的开头
不管是写故事还是写小说,故事线一定要早出现。
开头说了很多无关重要的事情,关于人物的状态信息,写了太多内容,很长时间过后都没有看到事件的发生,读者看到的内容就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虽然有些作者确实是写了一些事件,但是那些事情跟故事主线无关,看起来就会感觉有点啰嗦,并不像是在看着一个故事。
短篇故事的篇幅一般不会很长,故事线越早出现,读者就越是愿意看下去。
如果一个故事写了1万字,开头部分最好不要超过1000字,如果一个故事只有3000字,那么在开头300字左右就让故事出现,当然这不是非常精确的标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字数安排,只要这个范围不要偏差得特别厉害就好。
我们尽量做到在开头就让故事好看,要把第一段就写得非常好看,甚至第一句就要做到引人注意。
开头就暴露故事的冲突点,让读者感到好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接下来你的故事过程不是特别的沉闷,读者都会把故事看完。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吸引读者看5分钟,这就是一种成功。
为什么要强调把开头写好呢?因为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好书太多了,找书也非常的容易,怎么看都看不完,如果一本书开头不好看,我们随时可以再换另外一本,每个人的时间有限,没必要勉强自己看一本不喜欢的书。
所以大家在写完一个故事之后,不妨从头读一遍,看看你写的故事能不能够吸引读者看5分钟。
名著阅读因为时代不同,也会有一些不符合现代人阅读的习惯,但我们看书,我们应该要选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来参考,不必因为它是名著,我们就要全盘接受,并不是每一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是精华。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就造成不同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的喜好,我们只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必全盘的否定或者全盘的接受。
在短篇故事的课程当中有一种处理方式是倒叙,其实不管是故事还是小说,倒叙都不要写太长,应该处理得短促有力,把读者看书的欲望先勾起来,然后马上引导他们从头看下去。
结局的处理
我们在开头的时候说过,有一种处理方式是循环,回到开头,冲突没有解决反而会升级,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要保证故事是完整的,要达到这种效果,作者要制造一种假象,让读者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到了结尾的时候,突然来一个神转折,回到开头让人措手不及。
这就是这种处理方式比较微妙的一点,这个技巧的前提一定要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冲突已经被解决过,在完整的基础上面,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技巧。
如果故事不完整,那么我们玩这个技巧就没有意义了,反而就会让读者郁闷,在故事完整的基础上面旋转,这只是一个顺便达到的效果,哪怕我们讲到开放式结局,也要先保证故事的完整性,确保故事最大的冲突已经消除过。
比如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它的结尾就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在结尾之前主人公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恐怖电影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把一个信念的种子植入在某个人的心里,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做成了这件事情,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完整的,至于结尾通向哪一个方向,就是导演的一个小把戏,给观众制造一些额外的惊喜,或者给他们一些思考。
如果任务没有完成,突然结尾,观众就会觉得很郁闷,哪怕这个时候再来玩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观众就不买账了,故事都没有讲完,导演怎么搞的。
有些作品在处理结尾的时候,没有用循环的方式回到开头,他把主要的冲突解决过一次,然后在故事的结尾突然又让冲突升级,这时候往往会给读者和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如果要表现出绝望的情绪,这种处理会非常有效。
总结一下,故事的开头要写好看,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在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尝试在第一句话里面就出现冲突,出现一些看起来不合常理的内容。
如果故事以倒叙开头,倒叙的内容做到短促有力,不管是故事还是小说,倒叙的内容都不应该太长,如果看了很长的内容才转到故事的开头,就会影响读者看书的热情。
结尾部分要注意的问题主要的关键点还是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要保证故事最大的冲突已经消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