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式丧文化

美式丧文化

作者: Kirchhoff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1:45 被阅读0次

    ​眼看着12月份就要进行第三次SAT考试了,现在的作息额外的紧张,有时晚上睡得比较晚,有时早上起的很早。考前认真准备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条铁律了,从小到大,小到期末考试,大到中考高考,牺牲一点休息时间是很正常的。但现在的美国住家有点看不下去了,在他们的眼里,晚上11点半睡觉,早上五点起床是有一点不可理喻的。

    ​两天前,住家和我谈了谈。他们首先认为,考试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多么重要,即使是“美国高考”SAT,也并不算什么。相反,在每一位留学党眼里,SAT的成绩在申请中是决定性的,虽然不像中国高考那么“百分百”,但是在美国名校招生官眼里仍然是一个占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一个标准(对于全美前三十的大学来说,中国人的SAT必须上1500---满分1600,不然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当然,美国高中生一般不会那么看重SAT,他们认为SAT占了50%的决定性,毕竟好大学对于美国人收分要比中国人和华裔低50到100分以上(哈佛大学对于PSAT1390以上的中国学生发邀请,而对于美国人,只需要1300,足足九十分之差)。不管怎样,话说回来,即使SAT只占50%的录取决定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给美国住家阐述了SAT对于中国留学生的重要性,但住家回答道:“上了好的大学会更累啊,没有必要去一个前三十的吧,前七十不就够了吗?”我一时竟然无话可说。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留学生有能力的都想去前30的学校?答案其实很简单,前三十意味着好的专业,好的教授,好的机遇。而且,前三十比后面的五六十的学校差的不止一个档次---加州大学伯克利的计算机能和马里兰大学的计算机比吗?哥伦比亚的商学院能和明尼苏达双城的商学院比吗?哈佛的法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法学院能比吗?当然不在一个档次。于是,我给住家回答道:“我想去卡内基梅隆学计算机,所以SAT对我来说是一个敲门砖。而五六十名的学校我看不上。”谁知老美突然来一句:“去一个还ok的大学压力没那么大,出来找一个ok的工作,拿着年薪7万刀不好吗?等你长大了,生活才重要啊。”

    ​平淡的生活不好吗?好。平时朝九晚五,不需要怎么加班,也没有像创业那般的压力,买一套中等大小的房子,一年下来还有一些闲钱出去旅游几次。我的住家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男住家还算比较能干,在建筑公司上班,年薪过得去,女住家在学校当秘书,收入一般般。住家的房子在富人区边上,算比较便宜的,不大不小刚刚好。有一个24岁的孩子,普通大学毕业,现在在打工。这一切的一切感觉起来都还不错,刚刚好。但他们的生活能超出“刚刚好”吗?有上升空间吗?很难看到。都五十岁了,生活这样也差不多定了。

    ​我想到另一群已经步入中晚年的人,他们是埃隆马斯克,谷歌的拉里佩奇,巴菲特,孙正义,马云,任正非,桥水基金的瑞达里奥,斯坦福的李飞飞,FB的扎克伯格。。。。。。这群已经走到行业顶端的人为什么还在工作,还在挑战?为什么不直接佛系养生?同样,有很多厉害的美国人到了中晚年还在创造奇迹,而没有一头陷入丧文化的怪圈。

    ​于是,我没有正面回答女住家的问题,而是说:“If my father didn’t bite the bullet, breaking through a series of obstacles, which seem not necessary, in my age, I would never have the chance to be here,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which requires seven thousand dollars a year, not to mention further education in American private colleges.(我的父辈要是没有在我这个年纪努力挑战自己,我现在就不可能坐在这里,更不可能之后去私立大学。)”我想,这就是价值观的差异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都希望能振兴自己的家族,再不济也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普通美国人现在更多的就想安于现状足矣。前两天我看了赵宇空的《中国人成功的秘密》,其中最赞同的一点就是,许多中国人都很勤奋。若不是中国人普遍勤奋,哪来的经济奇迹?

    ​最后,女住家不知道如何回答,这场谈话就此终止。我知道我的回答是不怎么礼貌,比较直接的,但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的这种价值观,还是看不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式丧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c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