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荐荐的读书社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宋朝那些词人》——不一样的名人传记

《宋朝那些词人》——不一样的名人传记

作者: 拆书家小强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1:35 被阅读78次

最近几年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档有文化的,有内涵的竞技比赛新鲜出炉,勾起了我这个“伪文青”心底里对诗词的热爱。看着小至5岁的幼稚园小朋友,大到外卖小哥,一个个出口成章,语惊四座,我只能心理默默的鄙视自己,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脑子里仅剩的诗词,也就是当年为了应付考试,上厕所都在背的那些名句了吧。

和小学生拼记忆,现在奋起反击,那我这个中年人怕只能是自取其辱,以卵击石。但深度学习,了解诗词的背景,理解其作者丰富的人生,并用这些优秀作者的人生经验来惊醒自己,那自己还是有这个能力。无意间看到了书评团里“楚桥读唐诗”作者的连载书籍《宋朝那些词人》,我简直如获至宝,赶紧收入囊中。

值得推荐

宋朝文学,以词最为著名,我们熟知的词人有:辛弃疾、陆游、苏轼、李清照、苏辙、王安石……,耳熟能详的词句也是张口就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可你知道这些词背后的故事么?作者的奇特人生经历么?在这本连载集里,作者为我们一 一道来。史书不少,权威更多,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网络作者的文章无非是关于词人的风花雪月,那你就完全低估了我的欣赏能力。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有这么几个吸引人的特点:

一、内容全面

很多史书,为了吸引读者,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一代君王或者文人墨客的风花雪月的故事,读完后脑子里除了知道他们寻花问柳、交过几个女友,对谁付出过真心,至于其他却知之甚少。这本连载中,宋朝那些词人的生平,可以说从出生写到了死亡。多少岁经历了什么事,参与了那些历史变革,官场生涯如何,对一个朝代的影响,作者都一一叙述,可以说一篇文章仿佛一个人的传记,当然更少不了他们著名诗词的诞生背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一个文人的一生,得福文字,得祸亦文字。因为一篇文章官至宰相,因为一首词放逐他乡,对他们来说,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不管富有或贫穷,他们的生活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对诗词的喜爱,对文学的追求。

二、权威可信

写历史文章,或者名人传记,专业人事都需要查阅权威资料,给大家还原真实的历史事实,这位作者也不例外。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据可查,为了让大家可信,作者甚至列出了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名称。

比如写晏殊的一生,因为大家不熟知,所以为了方便大家考证,作者在《晏殊:真富贵者自从容》一文中列举的参考文献有:《宋史》元 脱脱、《道山清话》佚名、《默记》宋 王铚、《东轩笔录》宋 魏泰、《避暑诗话》宋 叶梦德、《归田录》宋  欧阳修,几乎每篇都有,而且经过岁月沉淀留下来的史书更具有可信度,所以他写的关于作者的史料真实可信。

三、套路多样

写一个人的一生,一般的行文思路可能是从出生一步步写到去世,但如果写十个人的一生,还是这般的行文套路,那估计这本书就可以搁置了,从行文的角度来看便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像看影视剧,开头是高潮才能一下吸引住观众眼球,而这位作者的文章也是这样。对于有些词人,文章的开头便是出生,而对于某些词人的开场白,文章的开头便是人生的巅峰。不按套路出牌的行文模式,让每一篇文章都出其不意,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猜不中开头,料不到结局,这样的文章更是多了几分神秘和万有引力。

四、纠正认知

很多时候,关于词人的史实,如果我们是非专业爱好者,可能很少去考证有些故事的真假,甚至于有些历史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比如:苏小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苏小妹不就是苏轼的表妹么,才华横溢、爱情美满,活成了一个女人最幸福的模样。而在作者的问题里这样写到:

在冯梦龙陛下,秦观于苏小妹的爱请六要素齐全,色香味俱佳,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很遗憾,据史学家考证,北宋压根没有苏小妹这个人。她和秦观的爱请故事,都只是淳(hao)朴(shi)的人(chi)民(gua)群众,按照才子加人的惯有思路,杜撰出来的而已。

怎么样,有没有很意外,有没有很惊喜。当我看到这段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是个“伪文青”,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哈哈……不知道现在看文章的你,这些年来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错误认知。

五、语言幽默

作者这本连载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语言幽默。上学那会学古文,之乎者也简直看的头疼,还不知道都在说什么,可是在作者的文章中,但凡是遇到那些晦涩难懂的名言名句,那他一定会用现在流行语的幽默语言将意思翻译的八九不离十,看完之后有一种作者是被写文耽误了的段子手的感觉。比如:

“余每言富贵,不言金玉锦绣,睢说气象”,比如“楼台侧畔扬花过,帘幙中间燕子飞,”还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谈风”,穷人家能有此景致吗?

上面—段黑体加粗的文字,换句话说就是:梁朝伟没事就打飞的到伦敦喂鸽子,孙俪一年只拿1/3时间工作,剩怀的就是“多写字多画画,做做西餐喝喝茶”,那些左手戴表,右手戴串,脖子上再挂条大金链,开看城市SUV,后备箱里却装看水泥和砖块的暴发户,能有这般恰然自得、雍容优稚吗?

这只是随便摘抄的一段,整个行文,每次我看的时候都是悲中带笑,为词人的命运感叹悲哀,却被作者的用词、语言逗的忍不住嘴角上扬。看到我写的这些,你有没有心动的。如果没有,那是我的这篇推荐文写的还不够好;如果有,那就赶紧去看,保证你不会失望。一个好作者的文章,总是能让你泪中带笑,笑中有收获,我想这位“楚乔”大大应该就是我了解宋朝词人的那个引路人,用句辛弃疾的词来形容这次遇见,也许就是:

“梦里寻他千百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文章

  • 《宋朝那些词人》——不一样的名人传记

    最近几年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档有文化的,有内涵的竞技比赛新鲜出炉,勾起了我这个“伪文青”心底里对诗词的热爱。看着小...

  • 喜欢上了宋朝词人——读《宋朝那些词人》

    宋词是盛行于宋朝的一种文学体裁。说起宋词,我在上学时背过一些,感受过宋词的豪放或婉约。我虽然不是十分懂,但是能被吸...

  • 圣人和名人

    田园分享 看圣人传记和名人传记不同,再伟大的名人,也逃不脱人生起伏,失与得,生与死。圣人的则不一样,他们无论遭遇什...

  • 写作,请莫负时代莫负心

    楚桥,简书签约作者、人文优秀作者。唐朝诗人、宋朝词人两部人物传记已与出版社签约,音频节目《唐诗小学问》已在简书、掌...

  • 《宋朝那些词人》:人抒情,情托词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据考证仅在北宋咸平三年...

  • 于诙谐幽默中读懂宋朝那些词人

    文/漫步秋叶 《宋朝那些词人》 是由楚桥读唐诗所著,截止今日,共更文一十六章,每一章描写一位词人。人人都说读史明智...

  • 今日份打卡 138/365

    名人传记Linus

  • Day8+5组180号飘然+《富兰克林自传》

    旧知: 今天要阅读的书目是《富兰克林自传》,这是一本名人传记,名人传记是必读书。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呢?我以前不明白...

  • 辛弃疾

    看到书名《醉里挑灯,看剑》之时并不知道是一本名人传记。,且书名摘自辛弃疾的词作。 辛弃疾,宋朝诗人。通过此书我才知...

  • 趣味对联

    上联:花生长虫,为花生虫,非花生虫,长出长虫。 作者:改编 下联:名人传记,是名人记,否名人记,传下传记 作者:凡尘云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那些词人》——不一样的名人传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g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