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作者: 白柠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23:47 被阅读0次

拔火罐是我们的老祖宗给留下给我们的!在古代就是以拔火罐祛湿为主!到底拔火罐会不会去湿呢?长泡是师傅的技术差?还是真的湿气重!下面我给大家一一的解答!

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1、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

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
因人而异,也和体质有关系。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了解个体情况后,再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
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
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
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  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什么是湿气?
答:湿气分成外湿和内湿。
外湿致病,多因患者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夏季空调房,春季多雨季节等都是外在湿气形成的原因。​
内湿:长期的肉食以及冰冷寒凉的食物下肚,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同时,脾主运化水液,而内湿也叫脾虚。
湿气等级: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风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肩井穴、压痛点、天宗穴;颈椎病:颈四椎旁、大椎、肩中俞、中渚;老寒腿:血海、阳陵泉、悬钟、压痛点。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气海等。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如何诊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气呢?
1.大便粘稠难冲掉、大便不成形:中医认为,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稠、粘马桶难冲掉。而大便不成形即便溏,说明大肠有湿热。由于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受伤了,所以运化功能就打折扣,此时再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塞,只会生湿助热,让体内湿邪过盛。
2.舌苔白厚、舌苔黄腻:如果舌苔发黄发腻,粗糙或很厚,说明体内有湿热;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湿。
3.小肚子大:小肚子也叫做“湿气肚”,有了这种湿气肚,不管你的身体再瘦这种肚子也是很难减掉的,另外还有其他症状,比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汗出、肢体沉重等,这是“当下的胖子”。然而肚子大还怎么减都瘦不下来,真正的元凶在这里--湿气!必须要清除体内的湿气才行。
4.头脸爱出油:体内湿气重的人头发就爱出油;而且无论是冬夏,摸上去能感觉到腻腻的。
5.睡觉留口水:成年人流口水也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6.耳内湿:耳内湿又叫油耳朵,就是总感觉耳朵里面总是湿湿的,用小指一碰,油油的。
7.口臭:中医认为:“胃气不降、浊气上升”。而这种 “浊气上升”就会产生口臭。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8.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9.  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10.  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祛湿好方法

穴位贴敷,也是目前祛湿效果好且简单的一种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你也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晚上贴,早上撕掉即可。睡觉就能排湿寒。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涌泉穴叫酵素足贴。此方比其他方法祛湿效果要好。
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
如果坚持每天贴敷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贴敷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手脚冰凉、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便秘、风湿等疾病。

相关文章

  • 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拔火罐是我们的老祖宗给留下给我们的!在古代就是以拔火罐祛湿为主!到底拔火罐会不会去湿呢?长泡是师傅的技术差?还是真...

  • 听中医祛湿课笔记12:拔罐

    第12课,罐可以排出体内湿气吗? 拔罐是中医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法 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有记载 最早拔罐用于疮...

  • 睡前思虑多,容易生湿气(教您八招祛湿健脾方法)

    睡前思虑多,容易生湿气(8个祛湿法教学) 中医认为忧、思、恼、怒均伤脾,尤其是思,影响最大。《黄帝内经》中有“思伤...

  • 不能熬夜了

    今天看了中医,因为嘴里总感觉甜甜的。最近熬夜太多了,不能这样了啊。 气虚湿气重,让自己多注意,怎么注意啊。 拔罐,...

  • 拔罐春草拔罐微针取栓是不断革新完善进步

    一、春草拔罐 普通拔罐,拔出来的只是表层的湿气和寒气,只能缓解不能截根。 春草截根拿病罐与中医秘方的 药完美结合,...

  • 2017-10-30

    我想要的模样,或许你都知道 最近发觉自己湿气重,在同事推荐下决定去拔罐刮痧来祛湿。 找了家离住处不远的养生馆,8点...

  • 拔罐,你拔对了吗?

    临床工作中,每当拔罐操作时,患者总会说:这才拔罐了多长时间啊?我这拔出来颜色深是不是寒气重、湿气重啊?哎呀!你怎么...

  • 桄熹先生纪实古体诗《纪实》

    纪实 凌晨忽梦觉刺疼, 顺手数针患处行。 看余一罐病消处, 中医外治显神功! 附记:中医外治法之刺络拔罐法,止痛祛...

  • 吃辣发汗可祛湿?三大误区别“中招”

    中医有“六淫邪气”的说法,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湿气被称为“万病之源”。对于“湿气重”者来说,祛湿非常重...

  • 湿气是什么

    生活中 经常有人说自己湿气重,拔罐按摩的时候技师也常根据身体表现说有湿气,长痘痘 也有人告诉你说你湿气重,长胖了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拔罐起水泡是湿气重还是师傅技术差?中医教你一招睡觉祛湿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op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