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程书籍笔记导图投资
金融学专题|行为金融学

金融学专题|行为金融学

作者: 早知今日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3:42 被阅读275次

02-27[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本周的第二个小专题,金融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行为金融学”。它研究的是:我们的分析判断决策当中那些不完全正确、不完全理性的成分,这些行为对你的投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把握3个要点,快速了解行为金融学

我们在股票操作当中经常有个现象叫做“过度交易”,就是频繁地买卖股票,调整仓位,结果经常发现刚卖掉的股票就涨了,买入的股票反而不涨,然后就开始后悔不迭,越来越着急。

这其实是源于一种叫做“过度自信”的现象,就是我们人类过于相信自己对于股票价值的判断能力,并且依据自己这种判断进行交易。其实你仔细想一想,每次你买的时候都有另外一个人在卖,每次你卖的时候都有另外一个人在买,买家和卖家当中必然有一个人是错的,现实当中大家都是过度自信的,都不停地进行这样的交易,结果经常就是没挣着钱,手续费倒是交了不少,白白便宜了券商和交易所。

再给你提炼一下:

第一,行为金融学要从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开始,传统金融学假定人们可以完全理性地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不会出现诸如过度自信这样的情况。

可是很多研究都发现人类的认知和决策过程很多时候是会产生各种各样偏差的,刚才的过度自信就是这样一种偏差。

再给你举一个认知偏差的例子,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心理账户”,比如说张三去赌场赌钱,带着一万块钱进去的,然后又赢了一万块钱,这时候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心理现象,就是把带进去的那一万块钱放到一边,把赢了的这一万块钱放在桌子上作为赌资继续赌博。

这时候他的心理活动是,带进来的一万块是我的本钱,先放起来,保证它的安全。而赢了的这一万块钱其实是白来的,即便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这里面有非理性的成分。只要你把这一万块钱和另外一万块钱都带出这个赌场,这两万块钱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可为什么做这样的区分呢?这就是你设立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把钱分了类。

把这个心理账户的理论往前延伸,在买卖股票的时候,你是看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还是看每个单个股票的收益呢?

其实不管是哪支股票挣来的钱或者赔掉的钱都是一样的钱,你关心的应该是整体的收益。可是现实当中,很多人都会关心每一支个股的收益,这个股票如果赔了钱就不愿意去卖掉,要等着它反弹,另外一个股票如果挣了钱,可能就会把它卖掉,落袋为安,这样的心理行为其实非常地普遍。

第二点,这样的认知偏差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容易克服的。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叫做“损失厌恶”。

当赔了钱的时候,人们非常不喜欢这种赔钱的感觉,非常期望它反弹挽回损失,这种强烈的心理感受妨碍人们理性思考,去 “割肉止损”。但是赢钱的时候人们就产生了很愉快的心理,这种心理就导致人们很快地卖掉股票,落袋为安。“过快套现”、“过慢止损”的现象发生在很多投资者身上,即便是经验不太丰富的基金经理也很难避免这样的错误。

第三点,认知偏差导致的行为和决策,会对金融市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刚才说的例子,比如过度自信、心理账户、损失厌恶,都不仅仅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心理偏好,而且还深刻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这些判断决策都产生了很多重要的金融市场现象,比如过度交易、止损过慢、过快套现等等。

二、熟悉行为金融学的2大研究内容

刚才讲了行为金融学的三个要点,你已经基本明白行为金融学是怎么回事了。那么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学派,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简单概括一下,行为金融学有两块主要内容:

第一块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分析判断,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很多价格的误差,市场里面的定价不是那么完全有效的。

第二块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思考,这种价格的误差存在以后,它是会很快消失掉呢?还是能够持续存在?

根据传统理论,这样的价格误差是会很快消失的,因为那些积极套利的人会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套利,套利过程也就把这些价格的误差给消灭掉了。

但是行为金融学在这个地方再次切入,它告诉我们这样的套利不是完全的,它是有限的,怎么讲呢?你想,一个套利的过程有很多的成本和风险,当面临这样的成本和风险,套利者就会有所顾忌,不敢下手。

举个例子,市场上有些股票的价格虚高,为什么没有套利者去做空呢?做空之后价格下来了,不就可以挣钱了吗?这是因为做空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

因为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话,你要去做空,就要跟你的券商去借股票,你经常是借不到的。为什么借不到呢?因为如果你借到了,把股票卖出去,你就挣钱了,可是同时你的券商就赔了钱,所以他们是不太愿意借给你的。

再举一个例子,套利者看到一个做空机会、套利机会,他就一定会去做空吗?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随着这个市场的波动随波逐流,也许能够挣到更多的钱,他不需要去反向地和市场作对。比如说1998年、1999年的时候,美国的纳斯达克有很大的泡沫,可是市场还是在疯狂地上涨,这时候很多对冲基金套利者,他们不仅没有做空,而且还反手做多,借着市场上涨这个势头挣了钱,在市场下跌之前平仓赚取了利润。所以这些套利者不一定会套利,让市场价格变得有效,有可能会随波逐流让市场变得更加无效,这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

刚才这两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市场上套利是有风险、有成本的,所以套利是有限的。既然套利是有限的,之前因为人们的认知偏差存在的价格误差就会持续长期地存在,这时候市场就不是那么有效的。所以这里也可以再给你重复一句,行为金融学和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是对立的。

三、行为金融学对我们日常的2个影响

了解行为金融学这门学科有什么样的启发呢?其实有两条:

第一条,就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很多判断是不完全理性的,可能是有局限的、有误差的,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不要过于自信,要时刻审视自己可能出现的误判和误差。

第二条,我们同时也要知道市场作为所有人的集合,它也不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有的时候是会发生系统性误差的,比如发生泡沫的时候或者发生恐慌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你确信市场是发生了系统性的恐慌,它反而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买点,

比如说年前我们的A股就跟随着世界市场产生了大幅的下挫,其实这一次就是由于恐慌导致的,它反而是一个很好的买点。所以我们深刻了解了行为金融学之后,我们就知道市场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必要波动的,它不是完全理性的。

今日概要:

1. 把握行为金融学有三个要点:1)行为金融学是从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开始进行研究的;2)认知偏差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容易克服的;3)认知偏差导致的行为和决策,会对金融市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行为金融学有两大主要研究内容:1)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分析判断,市场是不完全的;2)从有限套利的角度来研究,市场也不是那么有效的。

3. 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可能的误判;市场有时也不理性。

思考:

行为金融学,主要就是说明市场有效悖论里面,那些让我们感觉市场有效的因素,比如过度自信、心理账户、损失厌恶,深刻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这些判断决策都产生了很多重要的金融市场现象,比如过度交易、止损过慢、过快套现等等。

就是这样的认知偏差,我们很难戒除,所以从客观的角度看,股票是长期投资才能赚钱,不能炒,越炒越赔钱。

就炒股票而言,追高杀跌就是市场有效悖论的一种表现。都知道“低买高抛”,可就是算不准哪里是低,哪里是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学专题|行为金融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p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