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实操实训营在小伙伴们的积极参与下如期召开,今天我们学习了院长第170期方案实操班的《双圈理论——提升亲子沟通的能力》。由优秀的朱老师主持,学习在朱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讲解中拉开帷幕。
一、案例呈现:
运动会孩子没积极参加运动项目和啦啦队,一个人在树阳底下玩游戏,被班主任发现要没收游戏机,孩子不让没收,因为游戏机不是他的(借同学的),老师生气给家长打了电话。
家长头痛的问题是孩子回来后如何跟孩子沟通这个事情会更有效。
因为沟通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孩子今天晚上几点睡觉,更影响未来一个礼拜的时间,孩子的心在不在学习上。
院长用直接型沟通&婉转型沟通的比较,让我们清楚了两种沟通方式的利弊。
二、双圈理论的标准化沟通流程:
1.“乖乖,回来了,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了你在学校的那个事,但是妈妈没在现场,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你能不能给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包子味”——石头理论——伴随情绪。
2.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你只需要说一句话——“乖乖,你说的妈妈听明白了,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给妈妈说说。”
3.建立在双圈理论的基础之上,从一个有高度的家长出发,先圈住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是和孩子一起打败了问题,还是和问题一起打败了孩子,是我们家长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光沟通中需注重的伴随情绪一个方面,院长就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用了好几个案例,这是我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
案例1.石家庄夫妻的吵架,让我们清楚了:妻子讨厌的不是老公说的话,而是他说话时“那该死的样子。”
引申出:孩子厌得不是学习,而是家长谈学习时那该死的样子。
案例2:用臭豆腐的味,让我们深刻体验到:沟通时先闻到的是那个扑面而来的“臭得”气息,它是沟通的关键。
案例3:石头理论,用给石头洗澡,浅显易懂地让人感觉出:男人身上那种把石头可当回事、可景,让人可恶心的该死的样子。
案例3:新加坡的烟盒:新加坡政府把烟盒上印上黑色的肺、插满管子的尸体、骷髅头……就是想让你买烟、抽烟时感到可恶心,减少抽烟、买烟的次数,最后达到戒烟的效果。
……
让我清楚了,跟孩子和他人沟通时,我们需要捕捉的两个信息:
1.对方说了什么话?
2.采集对方说话时散发的是什么“包子味”,及觉察我们沟通时身上所散发的“包子味”和“伴随的什么情绪”。
当我们家长大脑里面装上完整的、系统化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你提高他的时机;当大脑里面没有装上这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就是你收拾他的机会。所以孩子好好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好好努力学习,提高教养孩子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一个有高度的家长,才能引导孩子从优秀到卓越。
有伙伴分享:老公的认可,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是需要妻子用所学做出一些对的事情的累积。
有伙伴分享:要作家庭的引领者和建设者。所以学习还要继续。
有伙伴分享:老公被认可,夫妻关系会好了很多。
有伙伴分享:孩子天然就有感受父母“包子味”的能力,就像女人的第六感。
家长稳了,孩子就稳了,冲突就小了。
有伙伴分享:打算用双圈理论圈住辅导员,去反映学校的学习氛围差的问题。
有伙伴分享:院长课程的学习笔记,还得复习,否则用不到实际生活中。
不只是复习,还得记和背。
……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8410/2f21adfd559b463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