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乌合之众》读后感

作者: 雨落闻香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8:00 被阅读2次

        我们总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常常默认大多数人都觉得正确的事物那就是正确的。然而,是否现实真的如此呢?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深信不疑的群众,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重庆磁器口的麻花很出名,一条老街上相隔五十米的一段路上竟有五六家卖麻花的店子。如果你花点时间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一个小时内排满了浩荡购买队伍等待的都不是同一家店。人们总是看见哪里人多往哪里挤,认为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这里,那么这里的麻花肯定是最正宗最好吃的。其实,这几家店的麻花好多都是从同一个锅里出来的,在一家排队几十分钟买到的和在另一个家一分钟就能买到的是完全相同的。毫无疑问,此刻大家都变成了随波逐流的泡沫,并不是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只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不愿意去独立思考了。

        面对群众的选择,人们会自我意识模糊,往往会省略自我思考的过程,认为跟着做就不会错。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记得小时候课本里的一个故事——《咕咚来了》,故事讲的是春天来了,一群小动物在山上悠闲地玩着,突然湖边的的一只小动物听见“咕咚”一声,受到了惊吓拔腿就开始跑,其他的小动物看见了看见它惊慌的样子,也跟着跑,有疑问的小动物问一声怎么回事,那个小动物回答“咕咚来了”,于是场面就变成了漫山遍野的小动物们都在逃跑,还一边大吼着“咕咚来了”。终于惊动了森林之王,森林之王拦下众动物问怎么回事,听了原委后带着大家回到湖边,发现“咕咚”不过是因为春天来了,积雪融化后掉进湖中发出的声音。小时候只觉得这些动物好傻,都没搞清楚状况就瞎跑,现在看来我们大部分人也是其中之一。面对网络中风行的的“不转不是中国人”,有多少人根本不加思考就盲目的转载、评论;又某某明星有什么“丑新闻”传出,于是我们盲目的口诛笔伐,当某天“剧情反转”,我们又开始一边倒的大肆赞扬,实际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日本核辐射事件后疯狂抢盐,玛雅预言世界末日疯狂抢购,抵制日货时出现的打砸抢烧……人们只是看着别人在做,自己的判断力与逻辑在暗示与传染下趋同一致,于是自己也不问对错了,不加思考、不管不顾就跟着做了。

        我们常常看到某个地方高速路上运水果的货车翻车了,周围的村民纷纷哄抢的新闻。如果是一个村民看见了,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帮忙,然而是一群村民时却变成了哄抢。其中的原因令人心惊,因为一群人里,只要有一个人动了歪心思,其他人的贪念也会被慢慢扩大,“他都可以捡,如果我不捡那岂不是吃亏了”,再加上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观念作祟,最终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彻底反噬,慢慢的就由一两个人捡演变成了一场难以制止的一群人哄抢。当群体中的个人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并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这最易滋生出如教条主义、摒弃责任、顽固偏执的心理,这对整个社会都是巨大的威胁。因为群体犯错的代价太低了,我们很难接受一个人犯错,但我们总能轻易的原谅一群人做错事。

        其实群体中开始并不缺乏清醒的人,他们会思考、会呐喊、会反抗,然而在喧嚣的群体环境中个人的声音实在太小了,一次一次被淹没、被忽视、被否定,反而被误解、被排挤、被伤害,久而久之被无奈、无果、失望充斥,于是个人也不再挣扎,想着就这样吧,得过且过了罢,于是就跟着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了。即使某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合理的,但在“伪道德”的压迫之下,大部分人都举着“正确”的旗帜认为你应该如此的时候,甚至连你自己也都会怀疑自己。

        我们要做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往往想要问问别人的意见,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来做出判断并选择,最终我们基本会选择较多人所建议的选择。即使自身内心的想法是相反的,但是最终却在“少数服从多数”、“大家都这样认为”的思想中屈服了。等真正做出了选择,身处自己并不那么中意的环境下,一切都不会像别人所设想的那样理所当然,相反自己也在不喜欢的选择中后悔莫及。你所选择问询的群体的所处领域和整体水平是你最大的限制,大多人都会以自身为参照给你意见,所得到的意见往往是保守和无创新的。将军会叫你舞刀弄枪,丞相则劝你舞文弄墨,可人的精力偏向、性格爱好以及个人能力都是不同的,别人的成功更是无法复制的,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准儿你是注定文武双全的人才呢。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抛硬币吧,落地的一瞬间答案就在心中了。所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吧,勇敢的去碰撞,不管失败还是成功,才算是没有遗憾。

        虽然群体可以将错误无限放大是事实,但勒庞的观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说是有些偏激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事实;“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是事实;一根筷子一掰就断,一把筷子掰不断也是事实。我们不能脱离群体,但我们也不可盲目信仰群体。我们所面对的群体到底是精锐之师,还是一群乌合之众,这需要我们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保持清醒,独立思考,明确这个群体的优点和缺点。若是精锐之师,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若只是乌合之众,则当机立断,特立独行。

相关文章

  • 《乌合之众》谁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谁就掌握了管理群体的艺术

    读书评:读后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的是《乌合之众》的读后感:谁能影...

  • 特立独行——《乌合之众》读后感

    我们总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常常默认大多数人都觉得正确的事物那就是正确的。然而,是否现实真的如此呢...

  •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群体不善推理 ,却急于采取行动 。 它告诉我们:长时间融入群体行...

  • 我想写个读后感,只是简单地试探啊。

    《乌合之众》读后感(^_^) (刚在当当上看完此书,就写了个流水帐。) 为什么叫读后感呢?因为不敢写书评,因为没读...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乌合之众》的简短读后感。 正文 《乌合之众》出版于十九世纪,如今已经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的书籍。...

  • 今天的读后感。11.22

    李笑来专栏读后感-特立独行且正确 特立独行需要我们有独立深刻思考,放弃部分安全感,活在未来,来践行我们的思考,正确...

  • 乌合之众

    如果非得写一篇读后感的话,那就写吧。 《乌合之众》是一本大众心理学书,乌合之众此成语的意思有一定的贬值,可见,当个...

  • 特立独行——《乌合之众》

    我们总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常常默认大多数人都觉得正确的事物那就是正确的。然而,是否现实真的如此呢?不知你...

  • 书香致远 | 做一名群体时代的理性思考者

    做一名群体时代的理性思考者 ——《乌合之众》读后感 文/十涧星辰 用了四天的时...

  • 得众者生,弗得不死

    《乌合之众》读后感 总有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群众基础成为了社会生活中极重要的因素,于是不论日常人际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特立独行——《乌合之众》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w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