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真巧!恰逢祖国70华诞,我的教育生涯来到了第七个年头。
七年里,我处在绿水青山环绕之中,跟一群乡里娃共同成长。不同的是,前五年我在人生地不熟的浏阳,学着适应他们的方言,在我刚好能不费吹灰之力听懂他们的话时,我选择了离开。回到了离家稍近一点的长沙县。来到这里的两年,我终于可以用我熟悉的方言一展我训人的功底。
临走时,我这样评价自己:我把最有激情的前五年留在了那里,那里也给了我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教学时光。
乘着教改的东风,我刚入职就参与了关于农村中学的小组合作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当然为了不闭门造车,学校也曾组织老师们浩浩荡荡地驱车前往岳阳许市中学、株洲景炎中学学习他们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当我们一行人任意进入一个教室,看到满教室的黑板、黑板前讨论得风风火火、板书写得工工整整的学生以及教室里优哉游哉的科任老师时,都忍不住感叹教育的春天大抵就是如此了吧!
学习归来,我第一时间跟孩子们分享学习心得,并且告诉他们“我们也能做到”。几个年轻老师凑到一起,开始了对“小组学习模式”的探索,怎样做到有效、高效,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幸好学校领导充分放手,让我们风风火火的开始了“改革”。
在每个班五十多人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我们把学生按大致成绩平均分成了7人小组,桌椅摆成组内面对面坐的形式,方便讨论。一个教室里就有了八个讨论组,坐在领导席的是组长。
一开始,我的学生很是新奇。上课打瞌睡的少了,做笔记、参与讨论的多了。可是这对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求极高,因为一不留神底下就有“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者——对向而坐也方便了他们上课开小差。
渐渐地,弊端就出来了。同一个组渐渐有跟不上的学生,讨论时完全插不上话,甚至全程木然。我们开始摸索怎么让他们在课堂上凸显自己的角色。于是又有了组长之外的副组长。慢慢地,1+2+4模式出来了,一个组长、两个副组长、四个组员(隶属副组长)。分工开始明确了,组长统筹大局,副组长分管两名组员,关注上课讨论、作业情况。
课堂上老师该干什么呢?像许市中学、景炎中学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熟的大学校,他们的老师上课几乎处于聆听的状态,课堂节奏全由学生把握。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精辟的则加以点评,偏离主题的就加以引导。一堂课观摩下来,感觉那里的老师在不在场皆可。
在我们这里则不然。对于刚起步的我们来说,这是个不断打渔、还要不断修补破网的过程。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教师还并不能做到当“甩手掌柜”。学生要讨论什么、能讨论出什么结果、如何引导到既定教学目标,这都成了老师们的难题!这时候很多老师打起了退堂鼓——这哪是教育的春天啊?累死了牛,还耕坏了地,那段时期试点班级教学质量直线下滑!眼看就要无疾而终!
唯一能让我们继续坚持的大概就是孩子们的表现了。虽然他们也在适应阶段,但别小看他们。至少上课敢于表达了,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抓课文重点的能力也加强了。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校领导的不断鞭策下,我们团队制定出了最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多元评价”。上课六步走:预习、质疑、探究、讨论、展示、总结。全程需要教师关注,但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一切都得心应手之时,我的工作调动,转战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一开始我以为“小组学习”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老师学生的心里。来到这里的第一年我直接接手九年级语文,可是学生们没有团队学习的意识,更谈不上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迫于升学压力,我也不能利用紧张的复习时间拿孩子们练手啊!所以最终采用了简单易行的“四人小组”。
四人小组操作起来更方便,教室座位也不用特意排列,需要讨论的时候前后桌集中到一起就行。只不过,这样一来,分组过多,留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就会相对少了些。不过最终,取得的成绩倒是超乎意料的好。
综合两次经验来看,在上课的不断探讨、展示,甚至到后期学生自己命题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控能力加强了。
可是,不止婚姻有七年之痒,于我,似乎我的教学生涯也迎来了七年之痒。
第七个年头,我突然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怀疑。这七年里,我所处的都是较为偏远的农村,这里的孩子活泼开朗,待人热情,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词不达意的现象层出不穷。小学、初中的衔接并不紧密,让习惯了老师讲课的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难以达到我预期的效果,甚至课堂上不得不终止这种授课方式,改为教师点拨。特别是接手新的班级时,这种无力、挫败感更加明显。于我而言,教改到底是什么?
所谓教改,即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确保教育改革从人出发,以育人、以学生成才为中心。
想起如今所见:课堂上孩子们睁着迷茫的双眼向我投来期盼的目光,冥思苦想质疑教材的环节,汇报展示时结结巴巴的措辞,再回顾以往所带班级在一两年后,孩子们下课为课堂在做充分的准备,课上相互探讨、解疑,甚至能够有力地反驳我的观点时,我突然醍醐灌顶了。我如今的“痒”只不过是太注重结果而已。而教育最美的应该就是过程,一个“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