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公号《文茜大姐大》上,有一篇陈文茜讲的自己的故事,让我很感动,那是在 1980 年左右,她从台湾大学的法律系毕业后就去了英美律师事务所上班,薪水很高。
一次参与一个案子,她所代表的客户之一,一家英国的轮船公司发生了船难,死的大多数都是台湾的渔工。
在谈赔偿的调解庭上,她对面是那些遇难者的家属——寡妇、孤儿,全部都是台湾的贫穷人家。家里的顶梁柱死了,他们当然需要赔偿金才能活下去。
但在和渔工签订的合约里,他们被称为「派遣工」,就是我和你之间没有雇佣关系,不存在劳动合同,你不是我聘请的雇员,所以我不用替你保险,换句话说,你死了不关我的事。
所以律师事务所按照既有的法律告诉他们:「我们的当事人,只有人道的赔偿义务,没有法律的赔偿义务。」
之后,陈文茜翻阅了各种不同的法律,也看了合约,仔细地研究,竟然找到了一条行政命令:如果一个人连续领薪水 6 个月,就可以视为用人单位的劳工。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的律师找到了这一条行政命令,那么轮船公司就非赔不可,因为这一批遇难的船员大概都为这家公司连续工作了 3 年以上。
陈文茜希望船工的律师可以找到这个行政命令,因为她希望这些家属可以得到赔偿。
但是,在整个调解的过程中,律师一直在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没有进展。
后来,陈文茜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改变了事件的发展。
这些家属里有一个小孩考上了台湾最好的学校——台湾大学,并被机械系录取了。有一天,陈文茜把那个行政命令折成一个纸条,看到他出去上洗手间,就跟着出去。
没过多久,我就看到对方的律师相当骄傲地说:「我们找到了一个法令,我花了多大的心血……」
当然,轮船公司这方败诉了。
陈文茜,我对她并不熟悉,但这个故事很感人,就像她自己说的,杰出并不是地位有多高,而是对世界有良知和贡献。面对两难,她选择了超越,超越了眼前利益和周围的杂音。
这个故事对我的感悟是,善良如果搭配丰富的知识和处理事情的技巧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文茜如果自己没发现那个行政命令,根本帮不了别人,她的能力很强。
对于她为什么找那位台大的学生传纸条,细想想,这个选择非常巧妙。律师都找不到的内容,普通的家属如果交上去,肯定会引人怀疑,弄不好就会暴露,那位台大的学生无疑比较合适。
陈文茜也说,很多年没人知道这件事,看来她也不是想当滥好人,她知道这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杂音,等到多年后才说出,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善良中透着智慧,就像她对那个台大学生说的一样,她把祝福化进了行动里。
她当时对那个台大学生说「我想给你的是很深的祝福,请相信这是来自我的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