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慧园书屋(收༵录༵原༵创༵)首页投稿读书
诗中见性,别样书写见精神——读潘向黎的《古典的春水》

诗中见性,别样书写见精神——读潘向黎的《古典的春水》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2-11 20:49 被阅读0次

    “文字有飞花回雪之美,情怀兼惊涛拍岸之阔。”“一往情深,披肝沥胆说妙处;健笔纵横,气象万千论古今。”品读着这两句写在潘向黎女士新作《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封页背面的这两句话,再回顾展读作品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内心不觉涌起为文以记之的冲动。

    一部由十三篇文章组成的新作,作者以古典诗词为写作的蓝本,但又不拘泥于古诗词的本身,把诗人与其作品有机对接,在品鉴作品的过程中融入对诗人的评价。众所周知,就一个专攻于诗词写作的诗人而言,他一生所写的作品是很多的。尽管由于时间和其他的原因,散佚很多,但是有幸流传下来的也不只一首。这样,对作品的品读鉴赏,因多种因素所囿不可能穷尽所有。正是基于此,在《古典的春水》一书中,这种选做评点的作品也只是诗人作品的一部分。而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作为品评的对象,取决于专题讲座的主题和对诗人心性人格观照的角度。就一个诗人而言,不论是生逢乱世,还是身处治世,他们的思想性格、人生遭际都不可能是单一扁平的,而是多元立体的。故此,对一个人的评点不可能展现其心性品格的全部。从作者选做评点的诗人看,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都是中国诗坛璀璨绚烂的明星。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个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都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刻录下或深或浅的一笔。很显然,对他们作品的鉴赏、对其人格的当下观照不可能识得全貌。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这种在确定讲座的专题时,往往只是选择诗人的某一个方面,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对作品和诗人进行透析。

    当然,作者在“古典”中漫步,在悠悠“春水”中沐浴的时候,不是完全沉浸在历史文化的氛围中流连忘返,而是在品鉴“古典”,以涓涓“春水”浸润心灵的同时,时时把历史与现实对接,多是站在当下去审视古代的经典和古代的诗人。这样,每一篇文章基本上把浓郁的古典意蕴与鲜活的现代气息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作品烙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带有了独特的时代感。不过,通览十三篇讲义,也许是受多种因素和各种不可抗力的制约,造成了有些文章不论是内容的确立、材料的选取,还是行文方式、评点论说方面多少存在一些让人无法阅读下去的阅读厌倦感。好在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多数,所以就整部作品而言,精粹之作还是占据了多数,品读这样的文章,在极具潘氏风格的语言的牵引下,循着“古典的春水”慢溯,自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慰藉。

    宏观上粗略地就阅读作品谈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回到作品中,以具体文章为例对作品进行二次解构式评点。《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一文是作品的第一篇,作者把它定位为作品的代序,即序言。而从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与其说是写杜甫的,毋宁说是借自己对杜甫认识理解的过程的叙述来表达对父亲深切的悼念之情。唐诗“三才”——天才李白、人才王维、地才杜甫,因为各自的人生阅历和成长环境不同,他们表达对世情和人生观照的角度不同,书写的方式就不一样。对三个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与解读,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其真味的。他们适合不同的人,像李白更适合于青年人,因为其傲岸不羁、放荡随性、棱角分明的性格;中年人适合读杜甫,因为经过时间和生活的锤炼之后,还依然不放弃;老年则宜于读王维,因为经过世风俗雨的淘洗,人生经历的起起伏伏,对世间与人生都看到较为清楚,这时候该放下的就当放下,过着恬淡自适的生活,修身养性以走向生命的终点。在作者经历生活的磨砺和生离死别的伤痛之后,把自己沉潜在杜甫的世界里,从诗歌中慢慢了解了老杜之苦与人格的高标。也正是对这种在由不屑到慢慢接受,再到亲近改变过程的追溯中,父亲循循善诱时的音容笑貌又历历在目。显而易见,作者是借品评杜甫及其作品寄托对父亲的思念是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所在。

    与代序中的因寄所托相比,十二篇正文因为撷取的镜头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就十二篇文章关注的视角和写作的侧重点而言,因作者的情感和意趣所囿,其在写作时探寻的角度就不同,取舍也就不一样。从作者的行文可以看出,有的侧重于对作家的思想、心性和情感的品评。在评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和流于程式化,作者遴选作家一些典型性的作品加以辅助性说明,像《浅情世间,奈何深情》一文对“二晏”的品评。开篇的评介语含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提纲挈领地把“二晏”的心性品格概括出来:“晏氏父子都是‘多情之人’,只不过小晏执着与本心,追求个性自由,一往无前地追求个人情感,不避忱溺,不求解脱,而大晏是理智的人,必定寻求克制和觉解,于是保持了一种闲雅风度和进退有度,现世安稳的平衡。”对诗人有了这样的先期设定,选取视角和品评时也就有了清晰的取舍。而在具体写作时,目光不是只盯住作家和作品本身,而是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对接。这样,在时空的交叠和穿越中,不仅能够对所写的人物及其作品有比较清楚了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洞悉在作者成长的过程中,诗人及其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诚如文章所言:“读书时代,晏殊给我的印象却像一个含蓄温和而不苟言笑的老教授。”“而小晏,这个现实版的贾宝玉,这个词坛的美少年,是多么的‘动摇人心。在他的世界里,似乎爱情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他在爱情中真是披肝沥胆,写来深情激荡,少年时读来,不但比大晏过瘾,而且足以满足偏于伤感、略带自虐的爱情幻想。”俭省的文字,把自己对二晏在自己的阅历中所占有的位置、产生的影响精当地表达出来。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文章中精挑细选父子二人的经典作品加以直观的呈现。因为作者认为:“任何评说都只能稀释他们的浓烈。”

    同样,在《世人皆以东坡为仙》、《心中极多想不开》和《肝肠似火 色貌如花》三篇文章中,对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的品评,分别抓住“苏轼的仙性”、“陆游一生对唐婉的放不下”和“辛弃疾的不得志”的特点,从他们对生活的经营、指向的追寻和人生的摆渡的层面进行评赏。从用笔的轻重和情感的倾向看,作者对苏子和稼轩的仰慕性更浓,而对放翁的评价带有更多的惋惜之情。至于其他的作品,像《行走在时间的旷野》和《生命意识与无名哀愁》两文,从各自的浓缩语即可看出文章探讨问题的视角:“天地无情,人生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悲欢离合,转眼成空,面对时间,谁能不在某一个时刻被这种无处可逃的巨大伤感击中呢?怀古诗,其实是被击中的伤口上开出来的花。”——《行走之时间的旷野》“轻愁与闲愁,有着烟水云雾的飘忽和飞花回雪的轻盈,极富美感。这样的愁绪进而愁意并不来自具体的一个原因,一件事,而是来自生命本身。‘深知身在情长在’,人生的局限,什么的缺憾永在,心中的愁也必定长存。”——《生命意识与无名哀愁》不难看出,这两篇文章更多是从理性的层面对生命本体和人生况味进行探讨。尽管是理性的,在具体分析时则与具体的作家作品对接。通过具体的人和作品,可以清晰感受到在时间的流淌中,个体生命极富个性色彩的咏叹与呐喊。当然,不是声嘶力竭、歇斯底里的,而是似潺潺溪水般,就像李煜的灵魂拷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孟浩然感伤“天地无情,人生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悲欢离合,转眼成空”。而时间更迭,现实的一切终将成为过往,留下只有“空嗟叹”。而对过往的追念,要么是慨叹时光无情,人生短暂,“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要么喟叹世易时殊,物换星移,新废更替;要么赞颂或同情历史人物,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含自己的境遇。不论寄托何意,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都应该珍惜当下。

    一部专于古诗词的讲义结集,不是从纯学理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专业性的品鉴,而是把诗人与作品、历史与现实、诗人与自己、作品与自我有机缀连,尽可能实现无缝对接。这样,在展读作品时,不会因为作品浓郁的专业气息而影响的阅读的兴味。而作者鲜明的个性倾向也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情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古典的春水》的阅读体验,要真正感受作品的韵致,只有亲自进入作品之中,才能享受径流不息的“古典春水”的浸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中见性,别样书写见精神——读潘向黎的《古典的春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dr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