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想法社会热点
“知行合一”的三层内涵

“知行合一”的三层内涵

作者: 小初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22:13 被阅读229次

-1- 知行合一之难

知行合一,是明朝政治家、哲学家王阳明阐述的一种哲学与世界观的方法,为其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500多年前的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但我们却还是很难做到:比如我们知道肥胖有害健康要少吃多运动,但是却做不到;比如我们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还是在刷朋友圈追连续剧上永远活不成自已想要的那个样子;比如官员们都知道廉洁奉公是正道,却还是有人触犯党纪国法郎当入狱。知行合一为什么这么难?
其实,“知行合一”只四个字,我们却很少要真正了解其内涵,明晰其内涵了解知与行的关系,而后才能行“知行合一”得“知行合一”之果。

-2- “知行合一”的三层内涵

结合我们对知行合一的理解,通观王阳明的生平和文献,我们可以看到“知行合一”有这样三层内涵:

1、“先知后行”,知道而后践行,乃知行合一。
知了一定要行,行动、践行才会有结果,知驾御行,行为,执行力

例子,减肥

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 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 ”

程朱理学主张“知先后行”知道而后践行,此乃知行合一。比如:我们想要吃饭,首先是在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而后才会开始行动,开始找饭店。但很多时候,我们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马上会感觉很疲惫,便会纠结,失去行动力。譬如:我走在小区里,我远远看到一位长辈迎面走来,我知道我需要主动打招呼,因为这是应有的礼貌,但我工作了一天,很疲惫,疲惫感战胜了理智,于是我假装没看到一样的走过…当你理性很强时,便可能会主动打招呼,但如果你的觉知力很强,那么你对疲惫的感受度也就越强。这是就更加考验你的意志力和理性。2、只有行了,还会有更好的知,知行行知,就是致良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思力例子: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进化论让他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而像他这样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天生英才。也许出乎你意料的是,像卡哈尔一样,达尔文也曾是个糟糕的学生。他从医学院退学,而让他父亲惊恐的是,他竟转而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踏上环球航行之路。只身在外,达尔文依靠自己,却有了从全新视角看待他所收集数据的机”创业:学创业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创业,学游泳的最好办法,就是下水!3、知行是合一的,本来是一回事,知而不行,是为不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何分作两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 ”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比如,读圣贤书的两种人:一种是知圣贤,但行权谋(中国社会这类人多,且还得好处),另一种是知行合一和知圣贤行圣贤;前面一种是虚伪之人,后面一种是真诚之人。前者知圣贤但是圣贤在他这里只是死知识,且行权谋、算计之事。后一种人才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实很多人的"知行合一"是在一个"先知后行"的阶段,满足于知,不行也会给自已开解:我都知道的,我只是没有做,不是我做不到是我没做而已,等到,我就可以

我本人还是三个阶段都没有问题,不能合一,知是大脑的认知,行是身体的行动,但同时1)知是行之知,行为知之成;在行中知,在知中行,不断致良知,求更好的行2)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志、知、行、果

志:主体的意志,
知:主体的认知,理智,
行:主体的行为
果:主体或客体的果

志与知的关系?知不离志,同时知对志又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有智识而后有志愿果,王守仁非常重视学生志向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先立“圣人”之志。他说:“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立志犹如“舟之舵”,志立天下无不成之事。他曾经对学生说:“学问不等长进,只是志未立。”如果一个人不立下志向,就“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立了志,更要持志不移,笃行不渝。

相关文章

  • “知行合一”的三层内涵

    -1- 知行合一之难 知行合一,是明朝政治家、哲学家王阳明阐述的一种哲学与世界观的方法,为其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5...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知道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就能做到,也不是领悟了知行合一内涵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

  • 知行合一的哲学内涵

    “知行”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萌芽成型于春秋时期,在《尚书》既已提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知行合一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知行合一的三层含义 知行合一最常见的意思是学习新知识时,不能只看书听课,还要在实际中用起来,否则等于没学。常见于学...

  • 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阳...

  • 知行合一,做与时俱进的“眼睛”

    《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杨瑞清校长的讲座,内涵丰富,十分精彩。三十八年坚持乡村教育,向全国、全世界昭...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三层涵义

    (中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龙开胜老师书法知行合一。湖南归藏文化代理,联系石老师15674918888,微信lr...

  • 诠释“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内涵(罗波)

    诠释“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内涵(罗波) 我对“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理解有以下三层涵义: 一、受...

  • 009 - 从认知来谈知行合一

    以前讨论过知行合一的三层意思:活在当下、理论与实践结合、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今天再谈的是,当知是人的认知时,那么,知...

  • 百日成长计划

    【经典导读】 【事上磨练】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涵,本质是知难行易,也可以说知行本一。知与行本来为一,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的三层内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mo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