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哲思
知行合一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知行合一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作者: 三四行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4:06 被阅读46次

    知行合一的三层含义

    知行合一最常见的意思是学习新知识时,不能只看书听课,还要在实际中用起来,否则等于没学。常见于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或用来批评那些眼高手低,满嘴 Buzz Word,手底却不出活的人,说他们不能知行合一。此时的“知”,说的是“知识”

    然而这并不是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本意。心学里知行合一的“知”,说的是“良知”。放在现在的语境下,其实就是“价值观”的意思。所以知行合一的第二个意思,也是它的本意,是指要践行价值观,价值观只能通过行动来体现,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一层意思的知行合一已经比较困难了,然而不止于此,<<传习录>>里提到了知行合一的进一步阐释,原文如下: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些不好的念头,比如看到一个美女就想据为己有,不要以为只是想想不去做,就没事了,起念就是行动了,这不好,要把这些不善的念头克去,不要留在心中。

    结合第二层的意思,这第三层的知行合一是说“符合良知的念头要行动起来才算事,但不善的念头起念就要克去,否则会对良知与行动合一造成障碍”。这是更困难的要求,但也是日常心性存养的目标。

    现在我们来分别深入一下每一层的意思,看看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何做才能知行合一。

    第一层:知识与实践合一

    当把“知”理解为“知识”的时候,知行合一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这个层面的知行合一,我之前曾阐述过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摘录如下:

    想学习是好的,但考虑下面这种场景。 你走进领导的办公室说: “我要加薪,因为我参加了两个培训,看了三本书”。 你觉得领导会答应吗?

    再考虑第二种场景。 你走进领导的办公室说: “我要加薪,因为我搞定了两个项目,解决了三个问题”。

    显然第二个场景比第一个更可能一点。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可以有什么样的贡献,什么样的产出,而不是我应该学习哪些知识。 你的身价是由你表现出来的知识决定的,不是你掌握的知识决定的。 就算我们的目标是学习,让自己更强大,一条更具可操作性的途径是以终为始,先设定自己想做成什么事,再反推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另外一个类似的思考角度是,你希望别人怎么介绍你。

    • 一种是这位是xxx,他这一生看了很多书,学富五车。
    • 一种是这位是xxx,他是 yyy 产品的设计者 / zzz 书的作者。。。
      你更希望是哪一种?

    你对世界的认识和世界对你的认识都只能通过你可观测的行为来进行。 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他们不可能知道你都看了啥想了啥学到了啥,他们只能看到你说了啥做了啥。 换句话说,你是个黑盒,外在的行为定义了你。 如果你所知所学不能反映在外在行为上,则你的内部状态不会对世界产生可观测的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你学了某些知识,但行为没有任何变化,那跟没学是一样的。 从这一点上,你的行动,你的产出才是你知识和智慧的反映,所谓知行合一。

    第二层:价值观与行动合一

    当把“知”理解为“良知/价值观”的时候,此时会面临真正的困难。前面都是铺垫,接下来的部分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在这个部分,要回答三个问题:

    • 良知/价值观从哪来?应该是什么?
    • 价值观和行动不能合一的原因是什么?
    • 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有哪些修行的方法?

    我们先回答第二个和第三个,然后回过头来看第一个。

    价值观和行动不能合一的原因是什么?

    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来是合一的,造成不合一的原因是“私欲”。注意此处的“私欲”不是说你不能利己,只能利他,而是指那些会阻碍你实现价值观的那些小算盘,那些弱点。

    举个例子,如果你认为“坚持”是好的,那么“偷懒”就是私欲。你在“坚持”方面不能知行合一,是因为被“偷懒”蒙蔽了良知。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比如要推进一个项目,要很早起开例会,项目的成功就是良知,睡懒觉就是私欲。

    • 如果“团队成功”是你的价值观,那么“个人意见占上风”就是私欲。
    • 如果“成就他人”是你的价值观,那么“让他人崇拜我感谢我”就是私欲。
    • 如果“在课堂上学到东西”是你的价值观,那么“让老师和同学觉得我牛”就是私欲。
    • 如果要让用户更安全,怕用户骂你啰嗦就是私欲。

    上面的这些私欲,都会导致你做出一些背离价值观的事情,让你不能知行合一。所以王阳明不断的说“祛除私欲”,所谓“存天理,去人欲”。这里的天理就是良知,价值观,“心即理”,人欲就是各种小九九。良知是有价值的目标,祛除私欲就是为了目标一往无前不顾及自己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知行合一就是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心而阻碍了目标的实现。

    中小学阶段刚接触“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这是洗脑的,死板的儒家教条,禁欲主义,直到最近才有了新的理解。当然,依然可以把“存天理,去人欲”拔的很高,完全从利他的角度,为了更崇高的理想,内心的欲望平静下来,能够更加明了和清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到了这个层次,自然可以。但一上来就这样追求,会对一般人会失去指导意义,对日常琐碎的生活失去指导意义。我上面的理解,适用于每一个人,即使你有不那么伟大的价值观,仅仅是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也能从存天理去人欲中获得养分,家里卫生该打扫就打扫,该定期给父母问候就打电话问候,该陪孩子就好好陪孩子,该加班就加班,该道歉就道歉,所谓知行合一。

    那么如何做到呢?

    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事上练”,且“必有事焉”。什么意思呢?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有一种流行的主张是日常要存养心性,然后碰到事情才会经得起考验。存养的一般实践就是静坐,坐禅等。王阳明批评这种观点:“人有习气沾染,不教人在良知上切实地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凭空去思考心体,一切事情都不切实应对,只会养成好虚喜静的毛病。这不是小病小痛,不能不早向你们说清楚。”

    <<传习录>>里又有一个具体的例子:

    有一位先生的属官,长期听先生讲学,说道:“先生您的学问十分好,可是文书、断案繁杂困难,无暇去学习。”

    先生听到这句话,说:“我何时教你离开文书、断案凭空去做学问?你既然要处理官司,便在处理官司上做学问,这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断案,不能因当事人回答时无礼就发怒;不能因其言辞婉转就高兴;不能因厌恶其说情就故意惩罚;不能因其苦苦哀求就屈意答应;不能因自己事务繁冗就随意糊弄;不能因旁人诋毁、罗织罪名就听之任之。这许多的情况都是私意在作祟,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精细体察、反省克制,唯恐心中有一丝一毫的偏移就错断了案件的是非。这就是格物,就是致知。文书、断案之间,无非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事物去做学问,反而会落空。”

    这就是王阳明的主张,价值观要在日常事情上磨练,且总是有事情的,随便一件小事都应该拿来磨练。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致良知”。

    好,那么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和如何才能知行合一之后,是时候回到我们第一个问题:良知和价值观从哪来,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良知。

    良知/价值观从哪来?

    毫无疑问,你热切的期盼知行合一的原因是因为你不满意你日常的行为,也就是说你日常行为背后的信念和你觉得你应该具有的信念是不一致的。那么“你应该具有的信念”从哪来呢?

    1508年一个春天的夜晚,王阳明在睡梦中突然惊醒,像着了魔一样喊叫起来。他的两个仆从被惊醒时,他已开始自言自语:“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实际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 想到这里,王阳明感觉到胸中爽快异常,向着静寂的夜空一声长啸。这就是心学史的开篇“龙场悟道”,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 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内心早就知道了,之所以表现在行动上走了样,是因为被私意蒙蔽。我们只需向自己的内心探求,便可知道我们真正的价值观。

    良知和价值观应该是什么?

    解决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很自然的疑问是既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那么探求到的良知会不会不一样?有没有什么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良知?

    在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显然的,我们允许不同价值观的存在,顶多在拥有话语主导权的文化周围,有一些“普适”的价值观,如民主,自由,科学等(事实上列出来的越多,普适的可能性越低)。

    在王阳明的时代,他其实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全社会只有一个默认的价值观,就是“圣人之道”,儒家的思想,“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细分下来诸如上面提到的“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王阳明从来没有怀疑过儒家的正确性,对于老佛更是看不上,他孜孜以求的,是解决程朱理学对孔孟之道阐释所带来的疑问和分歧(钱穆在<<阳明学述要>>里列举了摆在王阳明面前的各种儒学遗留问题)。

    立志与诚意

    虽然良知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会困扰王阳明,但他明白要知行合一,所有人都面临一个真正关键的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的想知行合一。这是大前提。如果你只是叶公好龙,那么无论如何讲学求学,都不可能真正做到。

    所以王阳明极其重视“立志”,要求弟子们都要有做圣人的志向,且坚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这实际上是要求弟子们真的下决心要知行合一,也就是所谓的“诚意”,意念要诚。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过的一关,你是否真的相信你的价值观,是否真的打算为其付出一生去追求,这决定了你是否真的有可能知行合一

    在现代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抛开王阳明心中带有时代特色的那些“天理”,而重点关注他如何践行自己的天理。等我们考察完知行合一的第三层意思,再回过头来总结。

    第三层:念头即行动

    初春时节,到处郁郁葱葱,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在这生机盎然的天地间,为他的弟子们讲解心学。正津津有味时,一老农来求见。老农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想和他做一笔买卖。老农说,最近家里财政状况堪忧,很多地方需要现金。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田地卖给王阳明。

    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 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 有弟子试探性地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 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如好好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出遗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该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 王阳明迷惑地看着该弟子。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

    王阳明“哎哟”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悔。
    可语音未落,王阳明马上扼腕顿足,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众弟子茫然。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他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 - - 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 2>>。

    知行合一的第三层意思是不善的念头跟行动别无二致,都是私欲,都会阻碍你践行良知,要即时觉知并克去。这其实包含在第二层意思之内,是”致良知“的修习方法之一。

    诸行无常,行动恒常

    如果你把世界看做是“状态”,那么它是无常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生活的意义也好,平和喜悦的心境也好,若寄托在事情的某种结果上,注定落空,或会消逝。所以佛家要求你看清这一点,从而说服自己放下我执,以此消除痛苦。

    然而如果把世界看做“事件”的,是一次次行动的切片连接起来的,当前呈现的面貌,只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那么“行动”本身就成了唯一的“实相”。毕竟我会变化,水会变化,但我刚喝了一口水这个事实不会变化。我会变化,孩子会变化,但我刚陪了孩子一个下午不会变化。那么消除痛苦,平和喜悦将变得很简单:只要你的每一次行动都符合自己的内心良知,你将永远是满足的,唯一不满足的情况就是你在私欲的驱使下违背了良知去行动,无论结果如何,你内心依然不会平静。

    于是通过转变世界观,我们自然而然得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诚意正心,致良知,去私欲。先确定自己真的要去追求,然后就去追求,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c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