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妈和我弟再一次吵架。好像从我弟弟上高中以后,他俩的矛盾就越发尖锐了。
起因很简单,我妈给我弟弟倒了一杯水,可是我弟弟并不想喝。
幼稚的理由,成熟的吵架。
这个架吵到后面,上升的层面也越来越高。
最后我妈得出来的结论是:我弟弟不孝顺,将来人品会有问题。
我弟弟的出来的结论是:我妈有病。
当然以上的结论都只是一时气话,但是气话也是话,一旦说出来就是会扎伤人。
以我以往的经验预测,之后我弟弟今天说的话,会在我妈的心里滚上几天,最终再一次爆发。
而我妈说我弟弟的这些话,则会一直埋在他的心里,他不会翻旧账,但是会留疤。
因为这样的事件上演了太多次了,所以我弟弟现在变得很沉默,像是害怕留下把柄一样,小心翼翼。
我妈早已经被生活淬炼的刀枪不入,自然不会被这些事改变什么,但是心也是实实在在的被伤了。
我常常斡旋其中,力争挽救。
我很难受,明明是彼此最最亲近的人,却也是伤害最深的人。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最容易和父母起争端。可是在我长久的观察看来,他们之间的矛盾,真的不是青春期的锅,都是说话惹的祸。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最容易引发矛盾的说话方式。
1.说话带有批评
就像今天他们吵架,我妈后面讲的话,“你真是不孝顺,将来人品会有问题”。
就今天这件事来说,我妈这样的批评并不客观,也不公正,直接激化了矛盾。
因为听见批评,人的本能会去反驳、辩解,并且产生逆反心理。人在生气的时候,本来就是失控的,再加上一些本能反应,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类似的话像,“能不能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你怎么这么懒。”
这样批评的话,直接导致或者加深矛盾。
2. 言语中利用内疚
作为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乖乖听话,所以常常会说这样一些话。
“你不好好学习让我好伤心。” “我很生气,因为你不听话。”……
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痛苦,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从而产生内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又或者压抑自己的某些想法,来迎合父母。
可是后来孩子长大了,被压抑的太久了,这样的话产生的不再是内疚,而是痛苦,所以他不愿意迎合了。更会因为无处宣泄的痛苦,和一种补偿心理,他会变本加厉地反抗,甚至反过来伤害父母。
像这样,讲话的时候利用内疚,是将说话变成了双刃剑。
3.命令式的说话
比如,“你去把…做了。”
这个就是很常见的问题了,也是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无论彼此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一旦我们被对方下命令,被要求去做些什么,我们一定会觉得心里不舒服的。
如果对方是不可以辩驳的人,我们会隐忍。如果对方是可以辩驳的人,我们就会据理力争。
这样一来,话说完了,命令下达完毕,矛盾也来了。
以上这三点是我家最为常见的,直接导致矛盾的原因。但我相信,不只是我们家,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问题。至于怎么解决,我也一直在摸索尝试,以下是我试过最有效的方法,。
1.把批评转变为描述加建议
我曾经试过,让我妈在对我弟弟的一些行为,看不下去的时候,不要去批评,而是描述加建议。
比如“能不能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你怎么这么懒。”换成“你桌子上的东西很乱,让人看着也不舒服,收拾一下吧。”
在我妈第一次这样说时,我弟弟很意外。让我妈意外的是,我弟弟照做了,并没有反驳。
这个方法很好用,只是我妈时常记不住,每回看到不顺眼的,立马就生气了,接着就批评了。
2. 直观表达
表达,包括心情和想法;直观,意思是不拐弯抹角。
这个是最困难的,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现在的心情,以及自己希望的事情,总是会给人一种示弱的感觉。
会让父母觉得,自己是在讨好,一旦示弱以后就管不好孩子了。
这是因为父母没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水平上,觉得孩子们比自己矮一截。
就像上司只告诉下属怎么做,却不告诉他为什么,更不会告诉他自己的心情。
可是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不了解。
所以下属会埋怨上司,孩子会抱怨父母。
不能怪他们不理解,只是因为需要被理解的那个人,没有直观表达。
这个世界上是有感同身受的,只是你没有直观表达。不要渴望理解,等待被发现,你要主动描述,直接说出你的心情和想法。
3. 转命令为询问
“你去把…拿给我!”变成“可以帮我拿一下…吗?”
也许你询问的那个人,不一定会照做。但是你一定不会因此惹怒那个人,更不会激发矛盾。
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只能用于处理母子关系,也是可以用来处理生活中,其他的、因为说话而产生的矛盾。
都说产生矛盾,沟通最能解决问题。可是一旦你用错了方法,沟通可能会激发矛盾。
所有的沟通方法,听起来很有效的,做起来才是最有效的。
一旦产生矛盾,在怒火升起之前,记起这些方法,试一试万一有用呢。
记得,不要让你心灵的窗户,变成一堵墙的哦。
微信公众号:是黄小夭y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