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出走的人》:坏了,我把"经典写作课"读成了父子关系八卦奇谈

《出走的人》:坏了,我把"经典写作课"读成了父子关系八卦奇谈

作者: 吴玫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21:51 被阅读0次

    汪曾祺先生有一篇题为《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文章,流传度颇广,原因大概是,那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一种父子关系吧:"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讲真,汪曾祺先生与他的父亲,以及汪曾祺先生与他的儿子之间的父子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儿子一旦长大到有自我意识后,在父亲面前牛头鳖棒,大概是大多数家庭的父子关系的样子。

    九久读书人新近出版的《出走的人——作家与家人》,作者是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我既喜欢这位爱尔兰作家的长篇和短章,喜欢到只要是他的作品,就要想方设法弄来读一读。

    翻到目录页浏览了一下,发现书名虽叫"出走的人",大部分篇什所写,是著名作家家的父子关系,这就有意思了:亨利·詹姆斯、叶芝、托马斯·曼、约翰·契弗等等这些或爱尔兰或德国或美国的著名作家,他们的父子关系是不是像汪曾祺所说的那样,多年以后成了兄弟?

    最喜感的父子关系:叶芝和他的父亲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

    小标题中的叶芝,所指为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特意说明一下,是因为诗人叶芝的父亲福气不错,除培养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诗人外,另一个儿子杰克·叶芝是一名杰出的画家。

    能养育出这么杰出的两个儿子,叶芝老先生自己一定也很有才华吧?在作者托宾先生看来,老叶芝先生的确不缺才华,"这些父亲写给儿子,从纽约寄往都柏林、由一事无成者写给事事有成者的书信,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书信佳作之一"。可是,老叶芝似乎更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一个儿子勤奋作画、一个儿子左手剧作右手诗歌的时候,老叶芝却在纽约尽情地享受生活,像亨利·詹姆斯的父亲一样"一辈子懒散急躁,既为之所苦,又乐在其中"。为之所苦,苦在从不承认自己的天赋不及儿子们;乐在其中,谁不知道声色犬马要比青灯黄卷痛快得多。问题是,老叶芝的自傲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尤其是见到写诗写剧本的儿子威廉·巴特勒·叶芝在成功的阶梯上节节开花后,老叶芝坐不住了。1902年,老叶芝给小叶芝写信,宣告他打算写一个剧本,且自信道,凡是听过他的故事的,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写剧本的事儿,老叶芝跟小叶芝叨叨了好几年,到了1908年,剧本居然还停留在老叶芝的口述阶段。这倒让小叶芝省心了,相对于拜读父亲的剧本,他似乎更愿意负担他在纽约的所有用度。

    然而,老叶芝就是不肯放弃自己所谓的才华。1909年,老叶芝再度提到写剧本的事儿,这以后,他似乎严肃认真了许多,又是找戏剧导演又是打算递交提纲……就这么嚷嚷着,这就到了1916年,老叶芝已经77岁,给年过半百的小叶芝写信:"你知道,我脑中有一个剧本,打算那一天把它写出来……"6年以后,老叶芝过世,剧本没有完成。

    假如,老叶芝知道小叶芝对其剧作水平的评估,他还会那么执着地在给儿子的信中一遍遍地告知有一个剧本在自己的脑子里吗?小叶芝给一位编辑写信时这样评价:"你可知悉,他是否打算写自传?如果他可以完成,我或许能够争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我不无担忧的地听说,他在创作一个剧本,那是一切文学体裁里对技巧要求最高的,他绝不会成功……"这些真话,小叶芝何以不直接回信给老叶芝?因为,在成功的儿子们的"鞭策"下,父亲早早地患上了老年幼稚病,把这样的老爸爸哄开心,又不费事,那就让他玩乐得愉快呗。君不见,虽然最终也没有完成剧本,我们还是记住了他的名字:约翰·巴特勒·叶芝。至于,人们是怎么记住他的,那又何妨!

    最悲情的父子关系:约翰·契弗和他的儿子

    美国作家约翰·契弗

    美国作家约翰·契弗在此地的知名度,最近几年才开始渐渐打开的吧?虽然他荣获过普利策奖,这位专写美国新英格兰郊区中上层住宅区里苦涩的夫妻关系的作家,在此地的受欢迎程度好像远远不如专写美国穷人困厄的雷蒙德·卡佛。

    其实,在美国本土,作家约翰·契弗也长时期处于黑暗期。

    40岁那年约翰·契弗获得了欧·亨利奖。对中国大多数读者而言,可以不知道约翰·契弗,却知道欧·亨利,他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都进入过语文课本。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更是以"欧·亨利式的结尾",著称文学圈内外。假如有一个文学奖项以欧·亨利的名字命名,想必,这奖的分量也够重吧?40岁那年,约翰·契弗得到了欧·亨利奖,得奖不久,他回家看老母,两个人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我在报上读到,你得了一个奖。"

    "是的,母亲。我没告诉你,因为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谁都能听出来,约翰·契弗回应母亲的话,是自谦加求关注。做母亲的,还就真觉得欧·亨利奖对一个立志献身文学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见,契弗家没怎么待见过约翰。结婚以后,与妻子长期感情淡漠,于是,在获得普利策奖从而咸鱼翻身之前,约翰·契弗生活得非常黑暗,总是游走在家庭与同性恋伙伴之间,又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责怪,一度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责怪父亲,责怪母亲,责怪兄弟,责怪妻子,责怪孩子,当然,也责怪自己。抱怨得太多自己都觉得过了分?约翰·契弗就开始将这些幽暗的情绪写进日记里。

    约翰·契弗的代表作

    1979年,《契弗短篇小说全集》获得了普利策奖,在文学园地里耕耘了大半辈子的约翰·契弗,名声大噪起来。已经成为文学名人后,照理,约翰·契弗应该清洁一下自己的日子,就像我国某著名作家出版经过删改的日记遭到公众质疑时回应:"就像家里请客,总要打扫打扫吧"。成名以后的约翰·契弗非但不清理自己在暗黑时期写的日记,还以原来的风格继续写。直到去世前两周,他才意识到自己"那四千页日记,放在抽屉里,像一颗可爱的玩具定时炸弹",他打电话给儿子本:"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父亲曾经和不少声名狼藉的家伙亲热过。我想我该把这告诉你,因为迟早会有人告诉你,我宁可由我自己来讲。"本后来说,他当时近乎耳语地回答父亲约翰·契弗:"我不介意,爸爸,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不过,本又加了一句:(当时)我完全不知所措了。

    这些日记,后来约翰·契弗的女儿苏珊·契弗为写回忆录读了,读了以后大感讶异,"因为那些阴暗、冷酷的性内容"。除了苏珊·契弗公开表示自己读过父亲的日记外,似乎没有家人再表明自己曾经打开过"阴暗、冷酷"的约翰·契弗日记了。我想,对父亲说过不介意的儿子本,放下父亲的电话后一定会翻阅日记的吧?哪有那么没有好奇心的人?所以,读着父亲日记的本,竟然发现父亲是这样的人,心中一定拥塞着悲情吧?还好,他没有一怒之下处理了这些阴暗的日记,因为,不久以后《纽约客》携一家出版社就以一百二十万美元买下了约翰·契弗日记的版权。

    钱当然是好东西。1991年约翰·契弗的日记正式出版。捧读已成书籍的充斥着父亲"阴暗、冷酷的性内容"的日记,想到很多读者因此窥探到了他们家的隐私,本还会不介意吗?

    最撕裂的父子关系:托马斯·曼和他的儿子克劳斯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

    我早就知道德国杰出的作家托马斯·曼的大儿子克劳斯·曼是自杀身亡的,没有读到科尔姆·托宾的《出走的人》之前,我始终不明白,有托马斯·曼这样的父亲,克劳斯何至于自绝于人世?纳粹在德国掌权伊始,托马斯·曼的立场的确摇摆过,可不是很快就态度鲜明地站到了希特勒的对立面去了吗?也因此,托马斯·曼只好放弃慕尼黑优越的生活条件,背井离乡。

    让托马斯·曼引以为豪的是,凭借才华,托马斯·曼很快就让家人在异国他乡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也就是说,克劳斯自杀,与贫穷无关。

    那,究竟为了什么呢?

    托马斯·曼和妻子共生育了6个孩子,托马斯最喜欢大女儿埃莉卡,排行老二的大儿子克劳斯是曼夫人的最爱。这种状况在克劳斯14岁的时候发生了小小的变化,"他穿着游泳裤,俊俏极了。我将爱上自己的儿子……"一个父亲在日记里写下如上内容,也没有问题,父子之爱嘛。可是,考虑到托马斯·曼是一个双性恋者,这一句写在日记里的话,就有些暧昧了。克劳斯是否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别样的爱以致变得愈加骄奢淫逸?就科尔姆·托宾在书里一篇题为《托马斯·曼:宠坏孩子的新方法》的表述,克劳斯想要放浪形骸,也不能够,因为,相比姐姐埃莉卡,克劳斯非常懦弱。托宾先生举了个例子:纳粹倒台后,作为曼家第一个回到慕尼黑的人,克劳斯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胆量要求当局归还被纳粹侵占的自家豪宅,而是随后回来的埃莉卡为此事积极争取过。所以,凭借父亲托马斯·曼的名头外出混江湖,克劳斯一个人根本不行,演戏呀、演讲呀,他只有跟姐姐埃莉卡一起干,还能像回事。单干,根本不行。知子莫如父?所以,得知14岁的克劳斯想把自己写的故事寄给杂志时,托马斯·曼在日记里写道:"一个愚蠢的念头,必须阻止他"。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将言辞化作行动?大概没有,后来,克劳斯发表过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但被认为是借了其父的光。那么,克劳斯·曼是被父亲遮蔽了才华还是天生无才?

    有一个例子可帮助我们一窥究竟。

    满夫人和孩子满,右三为克劳斯

    1924年,托马斯·曼的《魔山》出版,他在给克劳斯的那一本的扉页上题写上了"赠予我令人敬重的同仁——他前途无量的父亲"。那一年,克劳斯已经18岁,成人了。他应该看得明白,父亲在用一种特别的手段"必须阻止他",但他就是看不出来,将父亲的题赠展示给朋友们看。

    轻狂、毫无城府的克劳斯,跟姐姐埃莉卡在一起的时候,曾经风头很健过。但埃莉卡总要摆脱克劳斯过自己的生活的吧?一旦离开了埃莉卡,独处的克劳斯只会抓狂,"我的人生中,只有跟她(埃莉卡)共度的部分,是真实存在过的"。

    没有能力将生命的不确定性化入文学创作的克劳斯,第一次动了自杀念头的是1933年,那一年克劳斯29岁。此念一起,吓坏过最喜欢他的妈妈吧?也因此,克劳斯找到了家人关注他的"钥匙",1946年已经定居美国的克劳斯伸手问家里房子、车子、司机、厨师,被母亲拒绝,继而又被父母请出了曼家在洛杉矶的家,6天后,克劳斯开煤气自杀未果,曾经最爱他的母亲竟然怒斥:"如果他要寻死,为什么不做得彻底点?"可见,克劳斯多能揉搓人。越来越孤家寡人的克劳斯在3年以后,也就是1949年的5月再次自杀,这一次他成功了,年仅42岁。

    克劳斯为什么自杀?假如他的父亲不是托马斯·曼,曾经与姐姐埃莉卡一起在舞台上缔造辉煌的克劳斯,还创作过两部小有影响的作品《转折点》和《靡菲斯特》,怎么说克劳斯也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了吧?可是,父亲的盛名,撕碎了克劳斯的功名。明明清楚作为作家自己已赶不上父亲的成绩,自甘沉沦中又忍不住要扑腾几下——把克劳斯送进了死亡的,是撕裂的父子关系。

    坏了,出版方是把《出走的人——作家与家人》归入了"经典写作课"系列的,我却将其读成了父子关系八卦奇谈。要命的是,除了我提到这三对父子关系外,在我看来,辛格、博尔赫斯、田纳西·威廉斯等等著名作家与父亲或者家人的关系,都被科尔姆·托宾写得很八卦。或许,爱尔兰著名作家是想以八卦来"勾引"读者沉浸到他的创作谈里并悟出来写作良方,但是,小说家写着写着就使出的讲故事的绝招,那些精彩的讲述让读者不自不觉中忘了阅读《出走的人——作家与家人》的初衷。

    只能怪科尔姆·托宾不愧为了不起的小说家!等着吧,他的另一本创作谈《黑暗时代的爱》,更有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走的人》:坏了,我把"经典写作课"读成了父子关系八卦奇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tn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