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在最后一期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这些年,一见到书店我就头疼,因为心情很矛盾,又想逛,因为那就简直像君王检阅自己的军队一样。
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在那儿争先恐后地争取得到你的宠爱,买我吧,看我吧,你看这个感觉多爽。
但是每次出书店我的心情都很沮丧,那么多书,那么多知识,我就是穷其一生,每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看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皮毛。所以你说能不绝望吗?
他把这成为这个时代的知识焦虑。
古代书籍和知识总量有限,那些文人墨客只要集中时间学习和阅读,就能“学有所成”。
而今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扩宽了我们的视野,打破了物理距离的局限,更催生了整个知识产业的大力发展。许多知识服务平台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另一方面世界的不断加速迭代,迫使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
而我们的时间是一个恒定的量,注意力在不断地被分割的同时,意味着我们分配到每一个事情上的精力都在缩减。每天海量的信息被生产出来,这种情况下,知识的焦虑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我们从“学有所成”转化成了“终身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再也不是一个时段的事情。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又决定着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过眼信息照单全收,那么对知识的筛选、取舍和组合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们不妨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信息和知识
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说法,但我认为它们更像原材料和产品之间的关系。
譬如英语中的26个英语字母,人们用它创造出不同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用于表达和记录。
<得到>就在把自己标榜为知识服务商,专栏作者和团队一起把一些散布的信息进行整合,构成知识,传递给读者和听众。
但有时我们很容易错把信息直接当知识。
比如你知道“麤”、“琞”、“燊”这些字怎么读,并不能被称为知识,它并不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正向的推动,只有利用这些汉字组合成一段有价值的指导性内容,才能被称为知识。
|知识的段位
《反脆弱》一书中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
一个玻璃杯掉在地上碎了,它就是脆弱的,一个塑料杯子掉在地上未破,说明它有韧性;而如果一个杯子掉在地上,弹起来变成两个,那它就是反脆弱的。
知识也是一样的。
李笑来曾提出了一个词:知识的繁衍能力。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更有价值。
譬如逻辑学,它能判断一些知识是否站得住脚,检测他人观点,通过观察事物的底层运行逻辑,得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
当然还有概率论、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我们可以统称为它们为“通识”,是构建人们思维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拥有更好的信息检索能力、甄别能力和组合能力。而这些在任何行业都具有指导性。
0 3 5 4 2 6 8 9 1 7
这个数字,看一眼你会记得住吗?
如果理清顺序,重新组合呢?
1 2 3 4 5 6 7 8 9 0
我们大脑喜欢有规律、简洁的东西,而我们所接触的很多事情往往都是杂乱无章的,需要我们理清相互之间的关系、轻重缓急,才能更高效的进行归纳和处理。
这些“通识类知识”正是协助我们的工具。
|知识的获取
1、知识体系
房子是由砖头组成的,但单独一堆砖头放在那里,却不能成为房子,需要们将它们合理的进行组合。
知识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把散布的各类知识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
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整合过程。
首先要搭建自己的分类知识框架,和写文章时的提纲形式和目的相似,再去填补各个环节的内容,然后形成类别知识的体系化。
将各类别的体系化知识进行融合、内化,最后形成体系化的思维。
而当需要习得新领域的知识时,就需要将已有知识与其进行新一轮的融合,譬如最近大火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
当然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迭代的一个过程。
我们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只具备一个面,都是多维度因素的组合体,所以需要我们具有跨学科的体系化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洞穿事物之间的运行逻辑,更全面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应对决策。
这里只列举了四类,根据个人情况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类别的知识进行融合2、关注市场发展
记得儿时玩伴的父亲是做电视机、电话机维修等家电维修的,生意很好,因此家庭经济状况在镇上也比较突出。
大家都在羡慕他有一门好手艺,争相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学习。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些当年去做学徒的小伙伴学的怎么样了……
我们在获取知识时,一定要关注整个市场的发展,知识的生命力也会根据市场的发展有所不同。
当然这里涉及了对市场发展的判断,这就要回到上面所说的“通识”了。
3、知识的缝合
罗振宇有一个内化知识的类比——缝合能力。
在那些从眼前、耳旁经过的知识中,挑选有用的,然后把它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缝在一起。
而这个缝合的最好方式就是输出,写出、演讲、交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反馈,检测自己的理解程度,然后倒逼自己新一轮的输入。
知识焦虑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而且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这种焦虑还会进一步加深。
但焦虑和焦虑之间也是有所区别的,有些人是不学习看到别人学习而焦虑;另一些人则是在不断提升过程中,遇见更广阔的领域而焦虑。
后者明显在焦虑中成长,成为更高级的段位。
比如马云常说自己现在公司做的越来越大,常常夜里睡不着觉,感到很焦虑。同为焦虑,可焦虑的内容和段位明显不同。
那既然焦虑不可避免,何不做一个更高段位的焦虑者,去感受高处不胜的那股寒意。
网友评论
还有知识越多我们筛选的成本越大,要看到有用的信息的可能付出的成本越大,你想看到更有用的知识有两种方式1是花时间,2是付费。这付费也是为了节省时间,花钱买时间。个人非常讨厌网络上的八卦娱乐,没有太大价值还浪费时间,在我的知识过滤网中这些信息是进不来的
另外同你一样,我也不会把时间消耗在纯娱乐性质的内容上
说的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