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带孩子们读鲁迅的文章。
提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多半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尤其是上公开课,既想选,又不敢选。想选是因为他的文章,思想深邃,语言犀利,章法严谨,风格鲜明,是语文学习最典范的语言材料。不敢选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思想高度真非一般人所能达到,同时他独特的构思,幽默而意蕴深刻的语言又总是带给我们众多的启示。我们在解读中,自然就会品悟到一些别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也罢,手法及效果也罢,教学同仁们已获得相对全面的理解,较为深入的感悟,甚至非常独到的分析,所以,选取这样的名篇来上公开课,无异于是一种大胆的挑战,挑战权威,挑战极限,挑战自我。
虽然如此,但我们从心底里还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备课,备这样的名篇,人难免想得多,想得用心,想得细致,细到什么程度,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想要把文章字里行间所能蕴含的宝贝全部挖掘出来,让它“重见天日”。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备课,刺激、有趣、过瘾,也多了一份探求的渴望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尤其当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文章的角角落落解读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时,那种莫大的成就感简直令人兴奋得发狂。那种探险和求知的喜悦令我们对文本解读更有信心,更有毅力,也更得方法之精妙。如此,语文学习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也许是名篇教学中教师普遍的一种心理感受和思想动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