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由我和大家分享《季羡林谈人生》中的“我写我”这一章节。这一章节,季先生先是谈起了对自己的认识。他是一个很开朗,谦虚,勇于面对的人。他把自己的那些成功与荣誉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特别是在写文章跟文学作品上,时常认为青年后辈的作品更优秀,而自己的作品却很少有让他满意的。在他那些不悦的经历里。他也敢于回忆并一一记录下来。季老先生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年,生活在贫困的小山区,因为家庭的破落和当时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在他六岁时就离开了父母,去了济南的叔父家,并在他那里上私塾,读书等。直到高中时期,季老先生才开始认真的念书。因为那时他考了一次甲等第一,并被校长表扬。大大鼓舞了他学习的欲望。但也在那一段时间里,外界时局混乱,还让他过了一年临时亡国奴的生活。1929年,日军撤走,国民党重进。他在求学的路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的写作又得到了董秋芳(冬芬)先生的好评。也就是在那时候起,季先生开始不断的写作 ,因为他觉得,文章能抒发他的感情,表露他的喜悦,缓解他的愤怒,激励他的志向。后来他参加高考,并同时考上了北大和清华。但他最终选择了清华,因为当时留学很盛行,而选择清华更有利于他去留学。毕业后,他回了母校当国文教员。随后又报名了去德国的留学机会。当获得这个机会时,他又开始面临了新一轮的现实选择:亲老,家贫,子幼?最终他选择了向前迈一步。在德国留学期间,他每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不仅仅是因为“阮囊羞涩”,二则珍惜寸阴。但刚开始前,他并不清楚自己要学习什么专业,等到一年多后他看到梵文初学课,才锁定了目标。多年后,他完成了他的学业。也在世界大战之后,他几经辗转,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随后他又被聘任为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