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传言的“二三流大学生支配做廉价劳动力”,很多人胆怯了,既然没考上想考的大学,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混过四年得了。可是我就要质疑了,难道二三流大学的学生,真的就没有逆袭机会了吗?
一、 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的区别,真的在“教学质量”吗?
不见得。一流大学的多数教授,不局限于教学,所以他们花在教学上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准备也不是那么充足。即便是凭借多年经验,准备充分了,也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全部知识。相反,一些二流大学的教授,倒是会在教学上投入过多精力,但是如果谁希望一节课就能掌握全部知识点,也基本不可能。当然,这是概论。所以,在“教学质量”这一块,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占优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77572/9d7b9db5f7e321bb.jpeg)
二、 那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呢?(哪里有空就往哪里钻)
1、 主动性。
这个词儿被我们玩废了。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就嚷着“我们要主动学习”,却在工作后仍然保持着“被动学习”的学生思维。一流大学的学生,由于生活在那个大环境里,几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地提升,同时,他们拥有更好的实验设备,更多的经费,还有更优质的师资,人脉圈子也优质,撬动社会资源的可能性也更高……他们怎么能不主动学习?
2、 人脉圈。
前面已经说过人脉圈的重要性了,它可以帮你连接社会资源。很多人经常跟我说,他们在大学里比较宅,同时还对此很得意,有时候真搞不懂他们是咋想的。话说回来,为什么人脉圈重要?你想想,一个刚到新城市的热血好青年,保留着高中生的那套思维,认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有诚意,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可是,他不管投多少简历,
都是石沉大海的,他灰心了,不过他还是怀着满腔热血,在招聘网站上找工作,招聘网站果然是宝啊!他不需要怎么费劲就找到了工作,可是他到了工作地点才发现,那哪里是什么工作啊,分明是些低效的重复劳动!终于,他愤世嫉俗,背包回了老家,可是回去才发现,自己的老家有着更复杂的关系网,机会反而不如大城市多。他感叹世界不给他机会,可是,他的好哥们却在几年后成为某企业高管,他哥们是怎么做的呢?他先确定自己要去的公司,然后通过一番努力连接到了该公司的一个员工,这个员工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帮他成功进入了公司。所以,如果以后有人再对你说,人脉不重要,你可要谨慎了。可是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了,我又没有什么人脉,更别提什么资源了,而且交朋友还会有一种“自卑情结”,是不是我这辈子就完了?别急,这个待会要提到。
3、 见识
“一个人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他的见识。”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77572/34c75bfbc09e2c7f.jpeg)
三、——“上面讲的那些都没用,我的具体问题还没解决啊?”
——“好嘞!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同时配套少数人的解决策略以及认知。
1、 找兼职真的是经济独立吗?
在大学,很多人会去发传单、当服务员、做家政……我一个朋友,家境并不差,但是也在餐厅当起了服务员,还跟我嘚瑟,说赚了一千块钱。当时我回她一句:“您老这是闲的!”如果一个人生活并不是那么拮据,我是不建议他去做兼职的。为什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大多数兼职,都是“低效劳动”,这种劳动,除了耗费你体力以外,别无用处。或许有的人会说,有钱啊!对对对,有钱,不过你不觉得,为了这份为数不多的钱,失去了宝贵的提升时间,非常的不值当吗?你做兼职是一次性劳动,但是个人提升却是投资,投资的意思就是:你在今天花费的一百块钱,能够在未来给你带来一百万的受益。当然,有些人他们的能力已经很强了,为了锻炼口才去做销售,这没什么。
2、 混学生会真的能锻炼能力吗?
前不久“杨主席”事件火遍全网啊,不少人在批评这种“官僚主义”,我觉得实在是没必要。如果‘批评’能够遏制这种“官僚主义”,那它就有价值,可是如果不能,与其用这点时间骂人当杠精,不如想法子提升。这种“主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暂且不说它对不对。如果你的大学有这种主义,但是不巧,能够帮你实现目标的资源就在那里,并且对你未来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帮助,你即使是去了,也不吃亏,其实当你真的到达了某个高度,你会发现,曾经看起来“身居高位瞎炫耀”的人,还真不一定就是那样。职场上会出现一些性骚扰事件,原因不是因为被骚扰者长得好看,而是因为她没有权力。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你所在学校的学生会,都是一些追求廉价满足感的人,而且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对你目标作用也不大,那么,不去也罢,不用在意那些成员的暖心相劝,你要真的,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都具有免疫洗脑的能力。
3、 我啥也不懂,更没啥资源,也不认识什么人,更没啥大背景,这可咋办啊?
“学徒策略”。既然你承认了自己能力不足,那就扔掉“自我”,不用管什么“自卑”,“自卑”只是一种感觉。在国外,新职员碰到卖盒饭的差事,往往乐呵呵地去做,但是在中国,这可就不同了(你你你居然让我去卖盒饭,你就是瞧不起我!)。学徒策略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让你去当学徒的。你先锁定一个团体,比如说大学社团吧,某社团社长在纯英文环境下待过,英语口语那叫一个好啊!你又渴望在新东方英语实习,当个口语老师。于是你就启动了学徒策略,先想办法进入那个社团,不管是要你干啥,先进了再说!比如人家要你打扫卫生,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接触那个社长,就乐呵地接受,社长一有时间就跟他用英语交流,保持谦逊,你放心,你说一句话他就会受不了一句,然后就帮你纠错,几个月下来,你就成神了。有些人可能会问:他嫌烦咋办?没关系啊!看点眼色就是,反正又不耽误他工作时间,即使他想把你撤了,其他人也不同意,为啥?因为整个社团里就你一个人会乐呵地打扫卫生,而且老尽心了!还有的人会说:“我从小到大就没干过这么丢面子的事!”丢面子吗?我不觉得,这些事情有的人连想都不敢想,你却把它做了,而且做成了,你就已经甩别人几十条街了。什么叫“撕裂式成长”,这就是!等你真的把这些事做了,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淡泊名利了。
当然,一下子让一个人去做这些事情,他肯定受不了,即使是他知道这件事的价值很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77572/3b9d6ca6472b5502.jpeg)
不过我有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还得请大家不吝赐教才行:
如果你是一名二流大学的学生,你发现本校前百分之一的人,个个都是人才,手里掌握巨大资源,能力毫不逊色于一流大学的人。现在,只有你发现了这个资源,你会怎么做?同样,三流大学的也是。
用一颗真得不能再真的心对待读者。如果对文章内容有质疑,那太好了!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啊!通过摩擦且结合现实、理性的共识最精华。(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