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魏书生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再一次被魏老师的教育情怀所感动,为他四几十年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感动。
“不管学生多淘气,先研究学生多久没淘气了,不管学生有多少知识不会的,先研究学生会多少知识。”这就是他与我们很多老师的不同,我们总喜欢抓住学生的短处不放,反复强调、提醒学生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我不行”的概念,越来越没有自信,能力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了。而魏老师则是用降维思想,抓住学生能做的事,一点一滴提升学生信心,正如他说的“元帅当不成,好好当士兵;高处不能成,低处先肯就;上边不着天,下边先着地;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这又让我想到了詹大年的“丑小鸭中学”,“丑小鸭中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让所谓的“问题学生”回归正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詹大年校长开发学生做事的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体验,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
他的班级中,“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间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普通学生能做的绝不让班委干部做,班委干部能做的事绝不让班长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绝不做。”这是为了不剥夺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从哪里来?就是从做事里来。在我带的上一届学生时,我也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成长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今人刮目相看。我常常调侃我的学生:你们太厉害了,你们让我成了学校里最“闲”的班主任。
他要求学生“把自己的20条优点写在纸上,看明白,想明白,做明白,把优点做成习惯”。而现在的我们太缺乏教育的大局观了,总是被分数蒙蔽了双眼,当一个孩子把20条优点,别说20条,就算把10条优点做成习惯,那这个孩子怎么可能差到哪里去呢?当孩子把优点做成习惯了,他们的那些个缺点自然而然就减少了,问题孩子还是问题吗?我们口中的“问题孩子”往往不是孩子本身有问题,而是孩子有需要我们帮助的问题,这些个问题帮助孩子解决了,孩子就不成问题了。但是往往我们对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魏老师说“学习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能力”,同样,孩子不缺少优点,而是我们缺乏帮助孩子发现优点的思想。
最后,魏老师要我们谨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原则: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