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北浪人”。
朋友大海最近遭遇了窝心事,他的父亲在老家发生了“剐蹭”事故。
善后处置稀稀拉拉拖了一个多月,大海对人生百态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有了全新的思考。
01
2020年12月7日,县交警大队找到大海的父亲,就11月17日的一起剐蹭事故问询。
原来,根据附近的监控推测,大海父亲开车经过某个路段的时间,与一个因剐蹭导致电动三轮侧翻的事故匹配。
大海父亲感觉驾车途中没有任何异常,因而自信剐蹭事故于己无关。尽管交警找上门时,事故已经过去20多天,但大海的父亲对此始终毫不知情。
随交警一同抵达的还有事故鉴定人员、当事人家属,大海父亲随他们绕车检查两三圈,大家都没发现任何异常。
但是大海父亲正好接了个电话,临时离开了车辆,返回时就被告知“找到了剐蹭点”。鉴定人员刮取了油漆样品,要送去省会鉴定中心检验,并让大海父亲签字画押了。
等到大海父亲回过味儿来,总感觉这个“剐蹭点”是人为作假伪造的,但已经悔之晚矣。到底是真发生了剐蹭,还是被人故意设局了,暂时无从考证了。
虽然整个过程疑点重重:
1.执法交警佩戴了执法记录仪器,但是取样全程没有录音录像;
2.对方事故车辆只有几张照片,同样没有任何勘察、取样的录像资料;
3.因为没有第一现场,整个查勘、取证过程始终是个谜,除了交警和当事方之外,保险公司、大海父亲等第三方没有任何参与,自然谈不上什么见证;
4.鉴定过程只是单纯的油漆比对,没有痕迹受力分析……
鉴定结果出来了,并不意外,显示与当事人车辆油漆取样“吻合”。
此时就算怀疑设套,推翻“既定事实”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用农村人的土话来说,黄泥巴抹裤裆——不是屎来也是屎,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02
事情大概如此,随着事态发展,大海只能以此为基点,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
在咨询法官、律师、异地交警、保险理赔等人员的前提下,大海知道推翻“既定事实”存在可能,况且父亲始终认为自己“被设套了”,但是相应成本和代价也确实很大——
1.如果确实不小心剐蹭了别人而不知情,异地二次鉴定没有实质性意义,结果依然无法推翻。
2.如果不认可交警队的事故认定,大海父亲哪怕是申请行政复议、异地司法鉴定,甚至到法院上诉,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这些损耗远远高于负事故全责的赔偿。
3.执法交警试图通过“认定逃逸、保险无法理赔”来施压,以便达成促进调解的目的。但当事人家属张嘴就要6万赔偿,而且毫不让步,确实也是狮子大开口、胡搅蛮缠。不给他们一些压力,显然处理不好这个事件,但是“1对2”难度可想而知。
一个问题摆在大海面前:“既定事实”暂时不可改变,但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查纠交警执法是否公正合规,对于事情解决到底有没有实质性意义?把交警搞到“对立面”,于己没有任何好处……
经过一夜深思,大海下定决心: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及时止损才是节约成本、减少损失的关键。
03
当然,大海做决定并非盲目,而是做足了功课。
大海联系了在县公安局任职的高中同学,从侧面了解了交警队对事故的态度,陈述了几个关键问题,得到了交警队一个领导的认同。
1.大海父亲自始至终对事故不知情,否则肯定会在执法交警和鉴定人员取证前毁灭“证据”,因而就算造成了事故也没有主观上故意,定性为“脱离事故现场”尚且还是实事求是,但认定为“肇事逃逸”就缺乏关键依据了。
2.大海父亲愿意配合交警调解处理,但是当事人及其家属死咬6万赔偿金(人轻伤三千多元治疗费,车辆维修费估算不到一万元),缺乏事实和法理依据,而且也没有丝毫调解诚意,导致僵局的责任在对方、不在我方。
3.我方车辆缴纳了保险,就算第三者责任险因“认定逃逸”无法理赔,但交强险毕竟还是无条件理赔的,至少来说1.2万元的理赔额度也能解决“绝大部分”损失。那就等交警队下认定书好了,我们公对公正常处理即可,哪怕自担部分费用也认了。
直到事件发展到这个时候,问题处置才终于迎来了关键性转机。
在交警队和调解员的协调之下,大海父亲最终赔偿2300元达成和解。
交警队出具了事故认定书,保险公司据此启动交强险、三责险理赔,正常走完了赔偿程序。
04
大海处理完此事后,又思考了很多,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1.朋友多了路好走。虽然在县公安局的同学自我感觉没做什么工作,但是对于事故定性和善后处置,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至少感受到了执法交警的态度转变和尊重。大海很感慨,有些朋友无事相求时可能话语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靠得住的,以后还是要多联系少冷落。
2.难事当头看亲戚。大海身处异地无法返乡,只能“遥控指挥”,好在老家的五爷爷、姨父跟着跑前跑后,为事故处理费心费力、商讨对策,提供了宝贵的亲情支持,促成了事件的解决。大海说,亲戚朋友不在于你住的多近、血缘多亲,最重要的还在于碰到难事了,能够将心比心、以情报情。
3.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都说隔行如隔山,谁也不可能是个万事通。大海在事故的处理中,得到了市中院易哥、律师事务所罗姐、异地县交警王哥、朋友老赵老高老刘、保险公司小姚等人的无私帮助,从方方面面得到了智力支持,使得很多问题在“关键时刻”赢得主动、迎来转机。
4.处理完烂事要放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海告诉父母,没必要再为“当初做了什么”或者“什么没做好”而后悔,不要纠结于“当时为什么离场”“为什么签字”“为什么不跟着去对方车辆查勘取证”等问题。处在当时的状况下,谁也不太可能方方面面兼顾到,更多都是局外人的“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哪怕不是你想得到的“真相”,既然处理完了,就要到此为止、学会放下,没必要茶饭不思、反而伤身劳神。
5.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真的很重要。人们可以不精通所有法律,毕竟内容繁杂、浩如烟海,但是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知悉常识。尤其是处于弱势的群体,一定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懂得按照规则合法办事,至少能帮助你识破类似于“认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一分钱都不赔你”等谎言。
6.底线思维不可少。大海处理这件事,始终着眼于最坏的打算,然后以此为前提,再去想办法应对,最终才步步为营、变得主动。另外,有了保险理赔这个兜底选项,这件事故处置才更加有底气。
7.对权力要保持敬畏之心。有权就有责,千万别任性,至少要公正待人处事。劝诫极少数的公职人员,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对权力要心存敬畏,办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对老百姓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忽悠”解决不了问题。毕竟,每一个人背后都有庞大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谁也不是好糊弄的傻子。
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问心无愧就好!
表达思想求独立,留存时代之记忆。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关注@三北浪人,有幸与你同行,弘扬正向主旋律,体悟生活小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