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关系里,关系是人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重要支撑。
关系有远近疏离,但就重要程度而言是可以排序的。
序位搞错了,成本高效益低,人活得累;
序位搞对了,成本低效益高,人轻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9498/8b6720ed4f38fbc5.jpg)
今天下午暂时抛开家庭,和姐妹们聚在一起聊天,当然,话题永远离不开工作、家庭、兼职,有美好的收获、有部分的不满,但是我们永远都积极温暖,特别喜欢这样的一个氛围。
聊天中,豆豆问我“肖肖,你的人生排序是什么样的”?我明白她的意思,我毫不犹豫的回答“父母第一”,豆豆和卫姐无奈的摇摇头“那你排序就不对,所以你才会这么累”…
我刚开始还有点不以为然,或者在我内心里实在是把父母看的太重,以至于我生活中很多出发点都是为了父母,但是我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女生,我早就看到过关于独立女性人生最重要排序:
第一是:自己;
其次是:伴侣;
第三是:孩子;
最后是:父母。
也就是说:自己 > 伴侣 > 孩子 > 父母
后面的聊天其实我已经察觉,人生排序并无对错,但是人生排序会决定你的生活状态。
像我,总在感情上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我就会觉得生活很累、压力很大,为了父母,我想多赚一些给他们更好的养老保证、给他们更多的看世界的机会、给他们多点生活费用…他们是我奋斗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手伸的太长,累是必然的,我不敢随便辞职,因为经济收入少就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而且也造成了哥哥弟弟在父母眼中就是没出息或者没能力,就应该啃老。所以聊了很久,我逐渐开始明白,其实父母生活阅历那么多,承受能力也远好于我们,太过于宠着父母,跟孩子一样,不一定是好事,以后我也该稍微变通一下。
其次,很容易搞混乱的排序是伴侣和孩子,大部分朋友口口声声喊着“孩子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点我还好,也许是生活经历够多,看了那么多五六十岁左右的夫妻,包括自己父母,还有老公的父母,真的明白,人生走到最后,陪伴自己的永远是我们心中那个“老惹我们生气的糟老头子”,满床的儿女不如半床的夫妻,儿女有自己的小家庭,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夫妻互相理解、包容,少来夫妻老来伴,相依为命。最好的状态就是保重身体,不给儿女麻烦,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老伴过着平淡却温暖的日子。
所以,子女,在我心中有三个作用,一是给我们机会修炼自己,不断成长;二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色彩;三是传宗接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9498/7a947a7b664a7b4d.jpeg)
前面提到的那个人生排序其实是一个好的、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人的排序上,第一位的确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只有自己排在第一,也才会尊重别人的选择,但必须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自己第一”。
父母越说孩子排在第一,孩子越是无所适从。倒不如坦然承认自己借着 “孩子第一” 之名,行 “自己第一” 之实。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意识到,父母其实并不关心你和谁恋爱、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只是通过参与孩子的生活来处理自己的焦虑。
父母是可怜人,孩子更是。
孩子的可怜之处在于,无论嘴上多拒绝父母,他内心仍然希望自己忠于父母的愿望、接下父母的责任、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
人生就是这样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也希望自己日后可以做到知行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