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無論是生日還是父親節母親節之類的節日,我都拒絕給予父母祝福,哪怕是簡單的一句生日快樂,父親節或者母親節快樂…在這段時間裡,每個人都以沉默來過渡這些節日。這當然免不了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家每一個人都不擅長特意做一些事情或者說一些話來表達對彼此的關心和愛。但是單純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我不願意去表達感恩和愛更多的是因為幼年時的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
那時候我還在讀幼兒園,第一次對母親節有了明確的認知,老師教我們折一朵紙花送給媽媽。我很認真地聽老師講,很認真地去折這一朵粉紅色的花,我甚至還記得我一邊折一邊想象著媽媽看到它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臉上會有什麼表情。
下課之後我小心翼翼地把這朵花偷偷藏在書包裡,打算回到家之後再送給她。但是當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花拿出來的時候,媽媽卻急著出去。因為慶祝母親節,園長請老師們吃飯。她匆匆一瞥我手裡的紙花說了一句“嗯,漂亮”就轉身離開,甚至連我的一句母親節快樂都沒說完就關了門。我感到很失落,覺得自己的真心得不到重視,甚至很生氣地把這朵花了我一個下午去折的紙花揉得皺皺的丟在沙發底下。
那天跟朋友聊天無意中提起這件事,一直覺得把這樣的小事記在心裡是一件很讓人羞於啟齒的事情。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以為自己可以把它當作一個笑話一樣說出來。可是當說出口的那一刻,需要自己去直面它的那一刻,原來仍然可以感受得到年幼時所感受的那一份委屈和難過。
其實我從來沒有質疑過父母的愛,但是因為年幼時的敏感,小心眼和不懂事,這件小事讓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恩,甚至覺得這樣的表達很沒必要和費勁。我很難去主動表達親近,因為我很害怕會再次有這一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以至於後來無論處於友情或者愛情中,我都很害怕自己的真心會得不到珍視。就算到後來我可以很自然地向好朋友們表達我對彼此友情的珍視,我都做不到在特別的節日里對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恩。
直到爺爺離開了我們,我的想法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爺爺是一個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我的童年回憶里充滿了他的身影。但是他走得很突然,甚至在他閉上雙眼的那一刻我都來不及去到他身邊,來不及聽他想要說的話。儘管姑媽跟我們說其實爺爺想要說的平時都說了,他唯一的心願就是我們都好好的,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高二那年,媽媽生病需要做手術。那段時間她經常說胃痛頻繁進出醫院,我偷偷翻開她的病歷,看到一個很熟悉的名詞,它在外公離開的那一年里經常出現在大人的談話中。手術之後,我在宿舍打電話給媽媽,問了她一個很白痴的問題:痛不痛?她說:“跟生你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在身上動刀子啦。” 在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說些什麼,只有強忍著眼淚沉默,電話那頭反而是媽媽安慰我不用擔心。
掛了電話之後我大哭了一場。
後來我認識到,人與人的相處其實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到了,你多不捨、多不想放手、多難以接受道別,你也留不住要離開的一個人。人生有太多的來不及,來不及給予對方多一點關心,來不及見最後一面,來不及向家人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愛。太多的來不及,讓我們無法拒絕。
對於自己愛的人,無論你見他多少面也覺得見不夠,無論你跟他說多少話也不覺得說不完。就算他八十歲甚至一百歲你都覺得太短了,你都捨不得他走,不希望他走,你都會覺得自己的陪伴遠遠不夠。我很遺憾,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在接受著爺爺給予的愛,而等到我想去表達、想去回饋自己的愛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所以當我看到爸爸因為一句“父親節快樂”而眼泛淚光的時候,當我看到媽媽在生日那天把我送的包包迫不及待地背在身上的時候,當我看見他們會把我寫的信折好放好的時候,我終於明白,愛,有時候真的需要去表達,去說出口。
一輩子很短,能夠彼此溫暖的時間本來就不夠,如果這份愛來不及說出口,我會覺得自己的一生充滿遺憾。我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可以很自然地對自己愛的人說出內心深處的這份愛,毫無保留地原原本本將這份感恩呈現出來,因為,我不想再有一次“來不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