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云最近摊上了一件闹心事。
不仅借给堂叔的10万块钱没讨回来,还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甚至连住在老家的父母都受牵连,被人指指点点。
堂叔这钱借了三年多了,也没有要还的意思。恰好美云和老公看上了一套房子,要付首期,就试探性地问问堂叔能不能把钱还回来,如果恰好能还,自己就不用再去别处筹措了。
结果,堂叔直接和美云翻起了“旧账”。
“当年,你从我这里拿钱的时候,我啥时候要过?”一句话把美云噎得不知如何是好。
02
那时候,美云家里穷得叮当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拿不出学费,后来就是这个堂叔借了她家11000块钱,美云顺利上了大学。
美云从大一开始就去做家教、打零工,靠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研究生,但确实收入甚微、捉襟见肘,直到正式参加工作半年后,才挤出还堂叔的钱。
这样一算,钱借了七年多的时间!
对于这份恩情,美云一直心存感激,每次回老家给父母带什么礼物,基本上就给堂叔堂婶带上同样一份。不仅如此,对堂叔家的任何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03
五年前,先是堂妹到城里来打工,她一直在超市、饭店当服务员,每个月几千块钱的薪水,都不够自己花销。
从来那天起,就一直借住在美云家。美云也实在不好意思撵她走,只得每月多花1500块钱,把租住的二居室换成了三居室。
这期间,堂叔堂婶也偶尔来看闺女,亲闺女可没请他们吃过几餐饭,但把这个城市好吃的、好玩的都推荐给爹妈了。
美云就成了司机、导游,买单的、提包的,前前后后的照顾着。
临走前,不仅要给他们带礼物,甚至还要把他们带给亲朋好友的礼物一并准备好。
而对于堂叔堂婶及堂妹而言,似乎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04
后来,堂弟高二辍学也跑来了。
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美云想尽办法帮他联络工作。但不是嫌活儿累、就是嫌工作苦,还常常惹事生非,美云像个灭火队的队长,经常要给这个堂弟“擦屁股”。
堂弟要学开车,虽然是向堂叔闹性子,但堂叔一个电话又打给了美云。没办法,美云不仅帮他联系驾校,还赞助了5000多的学费。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堂弟拿了驾照没几个月就把人撞了。
请律师、向保险公司理赔、给伤者赔礼道歉、请客吃饭……
两万多块钱又这样垫进去了,美云也没好意思向堂叔堂弟开口要。
美云觉得,做人要感恩,自家有难处时,人家大力帮助,堂弟遇到了事情,自己出点钱、出点力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堂弟在车祸中也撞伤了腿,医好后仍有一点点的跛。
这件事,堂叔对美云是有意见的,认为没有照顾好他的儿子,美云有口难辩。
05
堂弟回了老家,堂叔来了电话。
一个跛子在农村娶媳妇不容易,要先给儿子盖一套新屋,增加点筹码。一张嘴向美云借10万块钱。
美云和老公两年前都提了职,薪水才多了一点,但也没有太多积蓄。10万块钱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但想到曾受惠于人,又因堂叔的理由不容拒绝,还是一咬牙给凑够了。
……
现在自己要买房子,想着堂叔在农村是个大户,三年多也应该有了偿还能力,试探性地想让堂叔把钱还回来,结果被堂叔一句话给呛了回来……
而且,能说会道的堂婶很快就添油加醋地把风言风语传遍了村子,美云一下子在故乡变成了一个忘根、忘本、忘恩的人。
06
美云说:我知道点水之恩要涌泉相报,但堂叔一家就像一个填不满的“坑”,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你应该付出的,因为你欠下了我的债,没有”我“过去的相帮,就没有”你“的现在……
这些年送给堂叔家的礼物就没办法计算了,但凡节日和堂叔堂婶的生日,即使人不回去礼物也是一次都不少的;堂妹在她那里一住就是五年多,吃的用的不算,仅房租成本也增加了10几万;堂弟学车5000,处理事故25000,都是有凭有据的花销……
其实,正因为自己知道要感恩,这些年来从没有计较过这些,但越是不计较就越是变成理所当然的义务。
07
美云决定,那10万块钱不再讨了,愿意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但自己搬离了原来租住的房子,而把房租帮堂妹付到年底,年底之后自己找房子、自己付租金……
美云也觉得这样做有点绝情,但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因为压在背上的十字架太沉重了,她选择了良心上的些许愧疚,但至少不必喘不过气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