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曾国藩日记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曾国藩日记看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桃之夭夭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6-01 22:01 被阅读0次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内敛的,含蓄而不张扬。孔子云“勇者不惧”,中国文化又推崇敢想敢干、敢拼敢闯, 生命不止,自强不息。

近几日读曾国藩日记,多次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一  智者胜于藏

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的九个年头里,由于朝廷的提防,一直以侍郎身份领兵打仗,没有足以匹配的职权,经办军务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朝廷采用以湘制湘的策略先后授衔于其他同乡。而曾国藩并未有丝毫的怨言,秉承“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的态度。直到接到谕旨后才在家书中轻描淡写地提了几个字。

这样的做法恰恰印证了他之前在日记中提到的“天道忌好露”, 堪称低调做人的典范。想起身边很多人一旦有了些许成绩或者遇上得意的事情,总会忍不住表现出来,还有一些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总是怨气冲天,恨不得昭告天下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拿我自己来说,我一向喜怒皆形于色,心里的任何情绪都会在脸上表现出来。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要改,却总没有什么起色。现在突然意识到,不是改不了,而是我的意识有问题。之前认为喜怒不形于色,会让人加倍提防。现在想通了,这正是大智慧的表现。

其二  勇者胜于胆

曾国藩在做事上堪称高调,甚至到了勇者无惧的地步。当意识到与洋人在军械上的差距时,他立即奏请建兵工厂,按照洋人的方式造枪炮子弹,甚至造出了蒸汽轮船。在晚清的一片迂腐中,他心怀天下,放眼未来,这样的行为将面临多少保守派的弹劾,真可谓危机重重。当我读到这一段时,不禁为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和气魄所折服。

回想过往,当我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很难坚持下来,最后不了了之,甚至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和评论而心灰意冷,甚至放弃最初的想法。而真正的勇敢,不是蛮干,而是审时度势之后做出的明智之举,不是没有畏惧,而是敢于正视现实,心怀畏惧却依然前行。

含蓄内敛,勇往直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与各位共勉之。

相关文章

  • 从曾国藩日记看中国传统文化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内敛的,含蓄而不张扬。孔子云“勇者不惧”,中国文化又推崇敢想敢...

  • 感恩日记元月11日

    感恩日记曾国藩:持盈求缺,乃智慧之道! 求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久可大之道。对于这个道理,曾国藩有很多释读。比如,...

  • 《吾日三省吾身》学曾国藩写反思日记

    学曾国藩-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志向非常高远,但是怎么做到呢?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 曾国...

  • 曾国藩教子八字

    《曾国藩家书》之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独创一套家教理...

  • 曾国藩——每日日记自省

    曾国藩得大儒指点——每日自省,这是成圣之基。而自省最好的方式,便是写日记。 从曾国藩日记体会到的三点: 1 有料 ...

  • 觉察日记,曾国藩的第一次蜕变

    最近看了《曾国藩传》一书,曾国藩在三十岁那年决定学做圣人,而他脱胎换骨的开始,则是从写日记开始。 这个日记不...

  • 从绘画史看中国传统文化

    文人风雅当属琴棋书画,这些才艺的演变也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它们往往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文字的魅力在于方方正...

  • 从“愤青”到“老奸巨猾”——《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

    曾国藩,本名曾宽一,后做官改名为国藩。国藩,国之藩篱,为国家撑起了一片天。 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靠的不是道德...

  • 浅谈“写日记”这件小事【Day22】

    写日记有什么用? 最近在读《曾国藩传》,说到曾国藩,也有一个写日记的方法习惯。 曾国藩早年写的日记和我们现在的平常...

  • 31.致九弟∶ 教九弟勿于胜人处求强

    这封信是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曾国藩从河南周家口军营,写给在湖北任职的九弟曾国荃的。此时曾国藩与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曾国藩日记看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rz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