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E的头号兴趣就是吃,并美其名曰“我是食神”,经常拉着我去网红店尝新…当然,她拉上我的原因不是我和她口味一致,而是她知道我通常都不会让小年轻的她AA,一定是包吃包送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为她拍的美照令她的朋友圈增色不少,呵呵~我是她优选的“工具人”。
上周她又拉我去一家环境高贵的网红店,结果“翻车”了,端上来的猪肚竟然里面是冰的,鸡翅也是一股木木的冻肉味…小E愤而在“大众点评”上大力差评,并哀嚎“我是不是被投喂了料理包!”
我赶紧循声科普一下,原来“料理包”也叫“菜肴包”,其实说白了就是预包装的熟食,与开袋即食的熟食只差一步加热。大家常常吃的飞机餐就是典型的菜肴包烹饪的“美食”。正规厂商制作的料理包,食品安全和质量有保障,菜肴包除了口味上略微逊色以及食材受限之外,基本与正常饭菜区别不大。
而料理包还有另一种半成品形式,比如某某拉面的汤底就是用自制汤粉再冲热水制作的,还有很多连锁餐厅的菜品,都是在中央厨房初步加工,再冷链运输到门店进行最后的加工。它的好处是降低成分,还可以保证所有门店菜品品质一致。
原来如此,我顺势就和小E讨论一下这个“料理包”问题。
通常我们考察美食的标准,无非就是安全、质量、营养和口味几个方面:
一、安全问题:料理包如果只限于连锁餐厅和航空公司这种条件特殊、供应链以及客户均稳定,同时对菜品一致性有较高要求的地方,那基本安全是可以保证的。并且也只有这种情况下使用才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但如果一些餐厅、小作坊使用菜肴包就非常可疑了,基本可以推断他们是只想节约成本,他们购买菜肴包的途径和品质就难以追寻、难有保障了。而且,在运输和加热过程中出现不达标的问题也难以避免了。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料理包行业市场规模就达到了710.1亿元,其中的佼佼者圣农在2020年前三季度,就已经实现了99.5亿元的预制熟食收入,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之中。全国有70%的外卖商家都在使用“菜肴包”“料理包”。可以说,外卖的兴起促成了料理包的繁荣,而料理包的扩大使用,又反向促进了饮食业、外卖业的发展。
实事求是地说,从安全、卫生的角度来讲,只要是合法合规生产、运输、使用,料理包并不存在额外的风险,反而有助于推动食品安全的进步。
二、食品质量:长期冷冻保存甚至常温保存的食品质量通常不如新鲜的食材食品,其调味和添加剂也会更多,而你用正常的价格去网红店点的料理,被你吃出料理包的感觉,那肯定有受骗上当的愤怒了。
三、营养和口味:这在“料理包”上肯定是大大的硬伤。
1.料理包只能选择可以长期保存反复加热的食材--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红烧肉,咖喱鸡,鱼香茄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类黏黏糊糊勾芡重调味的菜,看看上面的广告图,基本都是离不开厚重的酱料。那是因为它们对食材要求极低,基本以酱料包裹一切。
2. 料理包通常重口味,重调料--油盐、添加剂超多就不说了,长保质期肉类所含亚硝酸盐虽然吃不坏肚子,但有致癌风险,有很大隐患。
所以,我对贪吃的小E说,尽量多些回家自己做饭吧,起码自己选的材料来源可靠,此外,一定要点外卖或者去餐厅外食的话,则要注意“避坑”:
*不要点那些重度勾芡,被酱汁包裹重调味的荤菜--它们是料理包的明星产品。比如鱼香肉丝,红烧肉,照烧鸡肉,咖喱鸡,各式卤肉等;现在料理包染指的范围除了肉类,还已经染指了番茄炒蛋,炒饭,粥,炖汤等诸多品种。而质地清爽的小炒类,尤其是新鲜蔬菜类则是料理包望洋兴叹的领地,相对会健康好吃些。
*不要选择一些所谓拍照热门、但没有特色菜的网红店,也不要吃一些趋同严重的菜式,这些都是倾向于使用料理包的微波炉厨房的特色。
最后,我对这件事的感想是:
*料理包不是不能用,它的地位应该等同于方便面,以方便面的标准去衡量就好。料理包被用在了餐厅里,就像是去拉面馆吃手工面,却吃到了一碗老板亲手给你做的方便面那样,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节约成本、选择效率、拥抱流量、采用料理包,似乎是现在整个饮食行业的集体追求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具有几千年美食文化的中国,连美食都成为一模一样的工业化标准化产品,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了。
料理包的广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