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杜甫的《江村》,恰巧崽崽的唐诗也摆在边上,回忆一下就涌上心头。
给女儿买的唐诗先不说诗的内容,我想起在我小时候也有一本类似的唐诗,也是诗歌配上卡通的图画,而这首《江村》也收录在里面,而且在书的末尾几页,因为经常看和不爱惜书,书的封面和最后几页已经掉了,这首江村就成了封面,而这首律诗我嫌太长,而且写的内容不是鲜衣怒马,快意纵横,我不太喜欢,也就没仔细看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再来读杜甫的这首诗,真是感受颇深而且觉得妙不可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诗中这种恬静的描写让我也回到了自己经历过的“长夏”。小学暑假总感觉特别漫长,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农村的外公外婆家度过,外公外婆忙于种菜卖菜,也没有其他人和我玩,其实也感觉很孤单无聊。长夏的正午,阳光正盛,燥热的不敢出门,饭后坐在堂屋里偶尔有些许穿堂风让人惬意。外婆躺在藤椅上睡着了,微微的打着鼾,蒲扇从手里掉到了地上。家里的那条老狗也懒懒的伸着舌头匍匐在一旁,堂屋门口不知啥时候落了一只天牛在那里,有只老母鸡好奇的看着它,想伸出爪子去抓又犹豫,于是定在那里一样,只有树上的蝉在拼命的叫着。我发着呆看着这一切,所有的像慢动作回放一样,生活显得缓慢而悠长。
就像牛虻回忆他在蒙泰尼里房里读书时那个炎热的午后,窗外的小贩在拼命的喊着卖草莓卖草莓一样。人有时候会忘记很多东西,但是有些瞬间却会记得格外清楚。
至于这个回忆的滋味还真说不出来,是会心一笑,还是感觉光阴荏苒,还是感叹蹉跎?也许还真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