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分析101
因子模型简介

因子模型简介

作者: Boye0212 | 来源:发表于2021-05-18 21:13 被阅读0次

    1 总体的k-因子模型

    1.1 模型设定

    x\sim(\mu,\Sigma)\text{rank}(\Sigma)=r,固定k\lt r,则k因子模型的设定为
    x=Af+\mu+\epsilon
    其中fd维随机向量,称为共同因子(common factor),Ad\times k的线性变换,称为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

    一般会做出这些假设:f\sim(0,I_k)\epsilon\sim(0,\Psi)(其中\Psi为对角矩阵),\text{Cov}(f,\epsilon)=0_{k\times d}

    有的文献中会假设\text{Var}(f)=\Phi\Phi为对角矩阵,在这里我们假设它是球形的。在我们的假设下,我们有
    \Sigma=AA'+\Psi

    我们可以看\SigmaAA'的各元素的接近程度,定义AA'的对角线元素\tau_{jj}=\sum_{l=1}^{k} a_{jl} a_{jl}为第j个communality(共同性),它满足\sigma^2_j=\sigma_{jj}=\tau_{jj}+\psi_j,而对于\Sigma的非对角线元素有\sigma_{jm}=\tau_{jm}

    如果用一个正交k\times k矩阵E,做\tilde A=AE\tilde f=E'f,那么我们依然有
    x=\tilde A\tilde f+\mu+\epsilon
    它也是x的一个k-因子模型,也同样满足上文的那些假设,这说明因子模型不是唯一的。并且,如果没有额外的信息,我们想只利用\Sigma就求解出因子和载荷是不可能的,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1.2 案例

    假设有2维随机向量x\Sigma=\left[\begin{matrix}1.25 &0.5\\0.5&0.5\end{matrix}\right],假设单因子模型为
    x = \left[\begin{matrix}a_1\\a_2\end{matrix}\right] f+ \left[\begin{matrix}\epsilon_1\\\epsilon_2\end{matrix}\right]
    这里f为标量。

    根据上文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如AA'的非对角线元素就是\Sigma的非对角线元素,即a_1 a_2=0.5,而AA'的对角线元素必定小于\Sigma的对角线元素,即a_1^2\lt \sigma_{11}=1.25a_2^2\lt \sigma_{22}=0.5

    但是,我们无法得出具体的A,比如我们可以取\left[\begin{matrix}a_1\\a_2\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1\\0.5\end{matrix}\right],也可以取\left[\begin{matrix}a^*_1\\a^*_2\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3/4 \\2/3\end{matrix}\right],这些A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没有额外信息或使用某些准则时,我们无法只利用\Sigma解出A

    2 一些选择A的准则

    1.2中,我们给出了一个案例,说明想要选择A的解,必须要借助一些准则。这里介绍两种准则。

    2.1 最小化\Psi准则

    我们可以选择使\Psi更小的A。由于\Psi是对角矩阵,可以直接用它的迹来表示大小。

    \text{tr}(\Psi)=0.25+0.25=0.5\text{tr}(\Psi^*)=\dfrac{11}{16}-\dfrac{1}{18}=0.7431,因此,可以选择\left[\begin{matrix}a_1\\a_2\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1\\0.5\end{matrix}\right]

    2.2 Varimax准则

    Kaiser(1958)提出了另一个准则varimax criterion:记a_{jl}d\times k矩阵A的第j行、l列元素,他们定义
    VC(A) = \sum_{l=1}^{k}\left[\dfrac{1}{d}\sum_{j=1}^{d} a_{jl}^4-\left(\dfrac{1}{d}\sum_{j=1}^{d}a_{jl}^2\right)^2\right]

    式子看起来很复杂,但我们可以理解成,先将A的所有元素做平方,然后计算某一列上的元素的方差,最后再对所有列加总。

    1.2的案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VC(A)=0.1406VC(A^*)=0.0035,如果我们需要VC越大越好的载荷矩阵,就选择\left[\begin{matrix}a_1\\a_2\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1\\0.5\end{matrix}\right]。尽管在这里两种方法选出的矩阵是一样的,但它们不等价。

    Varimax criterion的另一个用途是,寻找旋转后的载荷AE,即它要寻找一个正交矩阵E,使得
    \tilde E=\arg\max VC(AE)

    3 样本的k-因子模型

    n个样本排成d\times n的矩阵X=(x_1,\ldots,x_n),并将对应的每个f排成k\times n矩阵F=(f_1,\ldots,f_n),将对应的每个\epsilon排成d\times n矩阵\mathfrak{N}=(\epsilon_1,\ldots,\epsilon_n),我们可以得到
    X=AF+\bar x\ell_n' +\mathfrak{N}

    还是和总体情况下一样,这些变量满足F\sim(0,I_k)\mathfrak{N}\sim(0,\Psi),这里\Psi为对角矩阵,\text{Cov}(F,\mathfrak{N})=0_{k\times d}。样本的协方差矩阵可写为
    S=\text{Var}(X)=\text{Var}(AF)+\text{Var}(\mathfrak{N})=AA'+\Psi

    参考文献

    • Kaiser, H. F. (1958). The varimax criterion for analytic rotation in factor analysis. Psychometrika 23, 187–20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子模型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wy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