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期的公益分享中,“拖延”是妈妈们提的最多的话题。我们看看有哪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到妈妈们。
“对我提出的任何要求,我的孩子都会说~“一会儿”或“稍等一会儿”~
“我的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总是拖延,他也不会说不去做,半天了也没写几个字”~
“周末我已经不敢给孩子报兴趣班,他的作业完成已经很困难,周五晚上写,周六从早到晚,我都要崩溃了……”
听到妈妈说的时候我只想给妈妈们一个拥抱。我还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只是听说就有点担心我的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吗?或许会的,拖延不仅是在孩子身上发生,大人身上也同样。
理解你的孩子、你自己和情形,拖延,是在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说:“我不想做,你强迫不了我.”这是一种被动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拖延也可能是一种寻求认可、报复或逃避一件看起来太难的任务的下意识方式。
建议:
1、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并确保每个活动都有截止时间。比如:睡前的、早晨的、家庭作业的、吃饭时间的惯例,还有关于买玩具等等 让惯例变成事情正常进程的一部分,让拖延没有机会。(请确保事先得到孩子的同意,不是大人单方面拟定)
2、让孩子体验拖延造成的后果,不要解救和提醒她们。比如没有按时吃完饭错过了洗餐具的时间,下次吃饭就用脏的餐具;比如周末约好和朋友玩,作业没写完,到时间让孩子自己打电话告诉好朋友等他或者取消原来的计划;“允许”后果自然而然的发生与“强加”后果完全不同的。
3、有时候需要共情但不帮助解决问题:假如是孩子忘记了或者自己拖延,然后又对最后的期限和后果感到生气,你要共情地倾听,但不要替他解决问题。很多孩子只有在自己体验到后果而不是被告诉可能会发生什么,才能从中学习。
4、有限的选择:不要问能用“是”或“不”回答的问题,除非你愿意接受以“不”做为答案。例如:“你想现在写作业吗?”“不”。相反,要试着给孩子提供一个选择,作为孩子分享权利的一种方式:“你想在5分钟之内还是10分钟之内做作业?” 又如关于孩子拖延不睡觉,“你是选择5分钟内还是10分钟之内睡觉”,如果孩子在玩玩具或者还没有刷牙洗脸,“在睡觉前你还需要做什么,是先收拾玩具还是先洗脸刷牙”~
5、信守承诺:如果你说了什么事情,就要当真,如果你当真就要坚持到底。比如孩子作业最晚在晚上10:30结束,当时间变成固定的习惯时,孩子会在那之前写完。如果你提出一个要求,而孩子说“等会儿”你要说“这不是一个选择。现在就要做。做完后叫我,我会检查的。”然后,站起来等着,只到孩子开始行动。(今晚我用这个方法让总是拖延洗脸刷牙的女儿在10分钟内完成这些动作,比昨晚30分钟睡觉,因此才有了自己的时间摘录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的方法。)
预防问题的发生:要问孩子拖延对他们来说是否是一个问题,或者一起分析确实是问题,比如作业写的太晚早上起不来,作业写的太慢没有更多和朋友玩的时间。同时和孩子沟通是否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他们认真考虑一个计划,从最后期限开始往前推算,并安排一份需要完成的所有步骤的时间表。培养孩子计划和组织方面的技能,当孩子某项任务很难完成时,把事情分成小步骤开始做起来的方法,包括时间。
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做事的风格,有的孩子可以自律,而有的孩子是在压力下做的更好。要让孩子知道,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机会,她不需要做到完美,同时我们也相信孩子们能够学会的生活技能。
对于孩子品格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家长需要本能的耐心去帮助孩子们。贝儿妈妈正面管教~享受陪伴孩子的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正面管教》书籍和一些使用过正面管教工具后的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4831559/163ee4f7a458e154.jpg)
这是一个学习过正面管教,并运用正面管教这些工具的妈妈看过上面内容后的留言:
对于我们家的读二年级的孩子,拖延症是我已经撕掉的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不是他不拖延了,而是我去看到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写作业,那真的不是他爱做的事情,所以他耗着,而且那些作业已经不如一年级能一眼看穿答案,需要他动脑动笔,会占用他接下来自由活动的时间,所以他拖着,有时候连洗澡都是磨磨蹭蹭不肯去,或许这也都是他无声的抗议。有了这样的一些理解,我收起自己的焦虑,不再用拖延去批判他(越批判越固化),而是让他体验浪费时间的自然后果,但不责备他,在他偶尔争取时间,动作迅速的时候给予肯定和鼓励,还有手把手教会他一些集中精神,提高效率的办法,我相信,不要去干扰,而只是协助孩子,他一定能形成自己的内部规律!
网友评论